受限制“三公消费”的影响,近来各种高端葡萄酒品牌销售纷纷呈现下挫迹象,而洋品牌的大举进攻尤其是在中低端领域的进攻,更是冲击到了国产品牌。在这种情况下,各地市场国产葡萄酒品牌收缩,洋品牌扩张的现象比比皆是,地处西北的西安市场也同样表现出这种趋势。
国产品牌占据主导地位
在西安葡萄酒市场,国产品牌张裕、长城依旧占据主要地位,而西北地区的几个强势品牌如莫高、紫轩等也有着较为稳定的表现,但总体而言,过去那种国产品牌占据主导的状态已经被打破。
7月29日,《华夏酒报》记者走访位于西安西门外的人人乐超市,在国产品牌葡萄酒专柜上, 长城、张裕两大品牌依然陈列在最为显眼的位置,而莫高、紫轩以及其他一些区域品牌的 葡萄酒同样陈列其中。记者粗略地统计,长城大约有30多个单品陈列,而张裕也约有15个单品陈列。其他品牌如莫高单品也很多,陈列数量大致与长城相同,紫轩则有超过10款单品陈列。
长城系列中,既有售价139元的长城天赋葡萄园,也有售价仅为29.5元的长城出口解百纳。紫轩的一款梅尔诺零售价达到568元,同时也有零售价69元的中低端干红产品。
超市的售货员告诉记者,平常消费者选购的国产葡萄酒以零售价在30~60元间的居多,因为这个价位段的产品兼顾了品牌与品质。
这种说法也得到了专业人士的认同,有葡萄酒厂家表示,虽然目前在内地葡萄酒消费的氛围要好于从前,但是消费的档次较低,普通百姓往往会选择30~50元间的国产葡萄酒,这恰好是各大国产品牌在商超中陈列的主力。
“相比之下,国产葡萄酒更具性价比,如果价格太高,消费者就会选择洋品牌了。”营销专家田震告诉记者,目前,洋品牌不断发力中低端领域,各种产地、品牌系列的洋品牌层出不穷,大大挤占了国产葡萄酒的生存空间。
洋品牌发力
与国产葡萄酒专注于中低端不同,洋品牌葡萄酒已经开始从沿海地带大举内进,在内地市场占有一席之地。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