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粮液、泸州老窖、沱牌舍得、水井坊等4家四川白酒上市公司中报近日已全部披露,4家酒企上半年业绩均呈下滑态势,其中五粮液跌幅最小,水井坊独咽亏损苦果。面对相同的行业寒冬,各公司应对策略不尽相同。
行业寒冬下业绩未逆袭
从上半年业绩来看,面对行业深度变局,四川4家白酒上市公司业绩均未出现逆袭。
水井坊实现营业收入14186.19万元,同比下降65.5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168.1万元,同比下滑190.78%。
沱牌舍得实现营业收入73111.47万元,同比下降3.1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46.95万元,同比下滑62.94%。
泸州老窖实现营业收入363705.05万元,同比下降3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5840.07万元,同比下滑47.23%。
五粮液实现营业收入116.63亿元,同比下降24.8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0.02亿元,同比下滑30.9%。
上述数据显示,行业寒冬中,五粮液表现出较强定力,业绩降幅相对较小;泸州老窖和沱牌舍得尽管承受较大压力,但尚未亏损;前几年因外资入股变身白酒新贵的水井坊则持续动荡,出现较大亏损。
记者注意到,4家白酒上市公司在中报中均提及当前白酒市场的低迷以及巨大的经营压力。面对酒业变局,各家企业采取了不同的应对措施。
水井坊:外资股东操刀改革
水井坊表示,为应对行业和市场的深刻变化,公司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在营销网络、销售渠道、产品线、团队架构等方面进行了较大调整,包括积极探索建立新的市场运营模式,不断丰富中低端产品线,进一步优化公司组织架构和人员配置等。
水井坊认为,上述措施的稳步推进,对遏制公司业绩快速下滑起到较好作用,虽上半年公司业绩仍为亏损,但整体经营情况已好于公司原有预期。
实际上,水井坊连续亏损已严重拖累外资股东英国烈酒巨头帝亚吉欧的业绩。面对两年亏损将被“ST”预警的预兆,帝方已对水井坊中高层人事进行大幅调整。除早前聘请职业经理人大米入主之外,8月30日,曾任帝亚吉欧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的陈寿祺正式当选水井坊董事长,同时上任的还有两名帝方举荐的财务总监和独立董事。
沱牌舍得:转型加码中低端
面对市场变化,沱牌舍得表示,公司积极推动产品转型和结构调整,加码中低端酒的市场开发,精耕细作销售渠道。同时,加强公司治理与规范运作。
沱牌舍得的转型策略在半年报数据中有所体现。公司上半年实现的营业收入,只较上年同期下降3%,但实现的营业利润和净利润分别下降7成和6成。显然,这是因为公司调整产品结构,高档产品销售下滑,毛利率大幅下降所致。
记者观察到, 9月1日晚间,沱牌舍得公告称,实际控制人射洪县政府正式决定引进战略投资者对四川沱牌舍得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战略重组。业内分析认为,当前混合所有制改革风潮正劲,此举有利于上市公司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泸州老窖:降价触电接地气
对行业变化的严峻性,泸州老窖一开始认识不足。自高端白酒销售急剧下滑以来,泸州老窖2013年一直采用挺价策略,导致销售业绩大幅下滑。 2014年以来, 泸州老窖对白酒行业大环境的调整终于有了清醒的认识,7月25日公司正式宣布将主打的52度“国窖1573经典装”市场零售价从每瓶1589元调整为779元,团购价调整为680元。
在此次发布的半年报中,泸州老窖表示,公司对滞后于当前市场形势的市场策略和营销方法进行改进,对高档产品国窖1573市场策略和营销方法进行了调整;对中档次产品进行了销售团队体制调整,增强中档次产品渠道动力,理顺市场价格;对低档次产品主要采取“扩区域、增规格、下基层”的措施,进一步加强市场拓展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8月26日,泸州老窖与酒仙网共同宣布,将以酒仙网作为独家网络平台全国首发网络专销产品“三人炫”。然而这不是其在电商领域的首秀,早在2013年9月,泸州老窖携旗下全线产品入驻酒仙网,正式开始在电商领域的探索。
五粮液:深度整合全价覆盖
记者观察到,五粮液交出的中期“成绩单”并不尽如人意,但不妨碍外界对其业绩回暖的预期。多位分析师指出,尽管五粮液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下降三成,其第二季度的经营净现金流较第一季度增7亿元,改善明显。
五粮液在中报中表示,公司在市场营销方面,以商务消费和大众消费市场为导向,积极推行一系列营销新策略和新举措:调整主导产品价格体系,稳健步入“全价区覆盖”的整合营销阶段;加速区域布局,继续推进“走出去”战略;成立定制酒机构,大力拓展私人消费市场;进一步开拓电商合作平台,积极探索酒类销售渠道的创新和拓展。
实际上,五粮液的深度整合以及全价覆盖战略正以并购形式积极推进。7月,五粮液宣布并购河南五谷春酒业51%股权,这是继并购河北永不分梨酒业之后的又一并购动作。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