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线白酒近期成为了资本追捧的“香饽饽”,而吸引市场目光的重要原因是各个公司实际控制人国企改制预期,有望为公司长期治理带来利好。这其中,尤以沱牌舍得、老白干酒备受追捧。
昨日(9月2日),据沱牌舍得证券事务代表周建透露,重组的事宜具体是射洪县人民政府负责,未来会根据相应国有资产的出让或挂牌程序进行,目前处于最开始的“准备立项”阶段。
有外界分析指出,过往白酒“黄金10年”,沱牌舍得的增长速度远不及洋河、泸州老窖等品牌,主要是由于相应的体制和机制,以及市场化程度不高等因素造成。而去年以来,沱牌的中高端产品“舍得”亦遭遇大幅下滑。
不过,北京否极泰投资咨询中心(有限合伙)执行合伙人董宝珍认为:“长期看,(重组)能从股权结构上优化公司治理,推进白酒企业市场化进程;但是短期内,像沱牌舍得、酒鬼酒这种处于深度下滑的二线白酒企业业绩是不可能立刻复苏的,需要谨慎观察。”
沱牌集团再言重组
9月1日晚间,沱牌舍得发布公告称,接射洪县人民政府通知,为推进公司的快速发展,射洪县人民政府于2014年9月1日作出 《关于对四川沱牌舍得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战略重组的决定》,拟引进战略投资者对四川沱牌舍得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战略重组。
政府方面对于沱牌集团的改制有着怎样的想法?改制又有什么最新进展呢?记者昨日多方联系射洪县政府国资办、招商局等部门,但未能联系上相关负责人。
“接下来是走相应的流程。”周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政府发布相应文件,是希望“推进沱牌集团的战略重组”,而目前,尚需走相应国有资产挂牌的程序。
从最早的德隆系,曾扯上 “绯闻”的中粮,以及去年传言的中信产业基金,沱牌的改制到现在已逾10年,却往往是“只见开花不见结果”。
在外界分析看来,这也与沱牌自身的近年发展有关联。“过往白酒黄金十年,沱牌舍得发展相比其他酒企并不理想,或因此一直不被资本看好。”白酒行业专家万兴贵表示。
万兴贵认为,重组被搁浅,在于沱牌企业内部机制创新、市场创新不够,不同于原处同等地位的洋河、泸州老窖等,市场化程度不高,市场开放意识不强,在业绩上被其他酒企超过。
昨日,有沱牌经销商向记者表示,原先沱牌的机制和体制较为落后,近年有了改善,重组无疑将带来利好。今年以来,在沱牌舍得的白酒产品中,沱牌酒的市场销售“稳中有升”。去年市场销售遇阻的舍得酒的销售也有所增长。
万兴贵则指出,沱牌推出 “舍得”较晚,而高端市场已被其他酒企所占据,很难再抢到市场份额。
目前,沱牌舍得遭遇了不小的市场困境。有业内人士认为,长期处于政府管理下的沱牌舍得,市场化程度相对不高,若引进外界资本,对于释放其活力或有着积极意义。
中信证券食品饮料行业首席分析师黄巍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是否能改变机制,甚至实现员工持股,都还需要等确定了引进的战略投资者后才能确定,“这个改变的力度,一是看战略投资者的参股力度;二是看引入的投资者是谁。”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