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茅台之后,曾在改革上屡遭搁浅的沱牌舍得,日前发布相关公告,称拟引进战略投资者对四川沱牌舍得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战略重组。在业界看来,深陷低迷的酒企引进战略投资者,政府在其中的引导作用较强,主要为改善企业的资金现状。不过,这种动刀所需修复期较长,短期内很难对各公司业绩起提振作用,尤其融合不佳反而会使企业遭遇更大的困境。
扎堆引“战投”
根据沱牌舍得发布的公告,该公司实际控制人射洪县人民政府于9月1日做出《关于对四川沱牌舍得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战略重组的决定》,目前相关方案正在研究中。据统计,沱牌舍得近几年已经不止三次抛出改革信号,但纷纷因经济大环境、行业不兴等原因搁浅。去年3月29日,沱牌舍得就曾披露射洪县人民政府拟对四川沱牌舍得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战略重组,“由于市场、法律时效性等多方面原因一直未能有效推进”。沱牌舍得解释说。
不仅是沱牌舍得,4月,茅台曾向记者证实,该公司国企改革方案已经获得监管部门批准,明确将在明年启动战略投资者引进,未来择机将子公司分拆上市。除这两家酒企外,日前还有金种子酒也宣布正在筹划涉及公司的重大事项,自9月1日起停牌。有分析称,此次停牌可能与国企改革有关。
“酒企资金状况不佳,急需相关资本支持,以加强营销、抢占市场。”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称。至于为何此时宣布引入战略投资者,他表示,白酒销售进入旺季,一方面对资本市场有一定吸引力,另一方面,企业引入投资者,也将有利于提振市场对企业的信心。
综合各酒企上半年财报,90%遭遇业绩大幅下滑。其中,沱牌舍得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046.95万元,较上年同期大降62.94%,期末应收账款较年初增82%。身为业界大佬的茅台也没能撑住,期内实现净利润72.3亿元,同比下降0.25%。
“酒类的附加值还是比较高的,且较为稳定,较受投资者认可。”白酒营销专家铁犁表示,据他介绍,房地产企业、面临转型的一些煤炭业资本对白酒业的投资热情较高,此外,专业的投资机构和如同收购水井坊的帝亚吉欧一样的国外企业等也或将成为接盘者。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梁铭宣分析认为,随着白酒行业消费群体发生改变,渠道的改变较为重要,不排除企业引进民资以拓展渠道,如电商资源。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