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业内称之为“中国酒业奥运会”的2014年第六届“华樽杯”中国酒业200强名单于9月27日在国家会议中心发布,此活动是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和中华品牌战略研究院共同主办。新疆仅有新疆伊力特、新疆啤酒花股份有限公司、伊犁肖尔布拉克酒业公司三家企业位入榜单,可见新疆整个酒行业的发展还有一段路要走。
品类齐全 高端酒缺乏
新疆目前经过注册的酒厂共有近200家,其中包括本届“华樽杯”中国酒业200强名单中的伊力特、伊犁肖尔布拉克、啤酒花三个一线品牌,古城、白杨、白粮、三台、新安等六七个二线品牌。
自治区酒类专卖局局长金小平表示,新疆酒在全国所占的份额都是比较大的,全国葡萄酒生产总量为115万升,新疆就有20万升,占全国生产总量的六分之一。但是新疆酒只是数量庞大,多数走的是低端路线,或者是出售原料酒。
以葡萄酒为例,一吨原料酒的售价在六七千元,而内地一些知名葡萄酒企业将从新疆购买的葡萄酒原料进行灌装,价格就成倍上涨,因此以出售低端酒或者原料为主的新疆酒的经济效益并不高。
新疆驼铃酒业负责人陈易斌也认为:“新疆葡萄酒产品无论是从品质上还是酿造工艺上都与国外知名产品相差无几,但从消费市场的认可度来看,消费者更趋向于国外品牌,从长远发展来看,新疆葡萄酒更需要自己的品牌。”
金小平在采访中还表示,除此之外,新疆的市场格局区域性很强。除伊力特系列全疆相对强势外,其它酒品销售有较大地域限制。如:白杨在石河子,古城在昌吉和乌市,三台在昌吉和北疆个别县市等。
夹缝生存 牌子不响亮
新疆从来都不缺好白酒,也不乏响当当的酿酒企业。从西部风情的伊力特到军垦文化代言的白杨酒,从千年酿酒古镇的三台到号称六百年窖池的古城,都经历了市场近半个世纪的考验……然而,几乎所有白酒企业都正面临着品牌不响亮的尴尬境遇。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