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啤酒10月30日晚间公布了2014年三季报,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33亿元,同比下降7.22%;实现净利润1.60亿元,同比下降26.95%。这一盈利降幅远远超过了上半年1.43%的降幅。
除了“天气凉快”等因素对重庆啤酒的销售造成一定影响外,公司前三季业绩下滑的最大原因在于计提了约1.24亿元的资产减值损失,这是公司在第三季度根据啤酒瓶型及总量的优化方案计提的减值准备。
据了解,在嘉士伯成为重庆啤酒实际控人后,通过不断的融合与分享嘉士伯实践系统,公司在生产、采购、销售、营销以及财务等领域加强整合,以提高效率,持续强化在竞争中的稳固地位。2014年初以来,公司管理团队根据公司供应链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采购成本的需要,以及为适应公司品牌策略和产品结构的逐步调整,确定了公司啤酒瓶型及总量的优化方案,逐渐简化公司的玻瓶包装,在今后的几年内逐渐简化公司的玻瓶包装,最终在全国范围内只使用4种玻瓶。
截止2014年1月1日,公司玻瓶中约70%为非未来瓶型,根据玻瓶调整计划,公司将停止购买非未来瓶型,让它们在今后年度自然淘汰,并最晚在2020年完全强制淘汰这些瓶型。因此,这些非未来瓶型在2014年出现了减值迹象。 根据会计准则有关规定,公司对2014年确定停止使用的36种玻瓶及周转率远低于正常水平的瓶型,在年内全额纳入减值计算,对2015年至2020年逐步退市的瓶型,根据预计淘汰进度纳入减值计算。
重庆啤酒表示,本次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将影响公司前三季度利润总额1.22亿元,影响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09.63万元。
今日,重庆啤酒董事会还审议通过了制定“勇者之路”战略规划的议案。据悉,今年初以来,公司管理团队通过前期对公司业务全面透彻的分析,品牌健康度的调研诊断,消费者对品牌认知度及喜好度,消费者对啤酒的饮用习惯及消费需求,全面解读竞争品牌在市场的情况,启动了“勇者之路”项目战略计划,包括规划未来的品牌策略,产品策略,价格策略等战略部署,目的是建立更加强大的品牌,与公司的其他品牌组合更坚固的品牌组合壁垒,为进一步的市场份额提升,业务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
同时,重庆啤酒还计划通过产品优化整合,进一步提升生产效能,形成协同效应。主要内容包括逐步调整公司的产品结构,逐步统一公司在全国范围内的销售单品;向市场推出经过重新设计的“重庆”品牌啤酒产品等。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