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低谷的白酒行业似乎迎来了最佳的并购时机。
6月16日,停牌于6月8日的酒鬼酒将被华泽集团创始人吴向东收购的消息不胫而走,消息称,酒鬼酒将并购华泽旗下的湘窖酒业,而酒鬼酒将向华泽支付包括上市公司股份在内的对价,让华泽凭湘窖带来的股份成为酒鬼酒的大股东。
据华泽集团官网信息显示,华泽集团创办于2006年,目前拥有湖南湘窖酒业、湖南雁峰酒业、滕州今缘春酒业、四川金六福酒业、陕西太白酒业等11家白酒厂、3家红酒厂、1家保健酒厂和一家连锁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华致酒行。
为证实该消息,时代周报记者多次尝试采访酒鬼酒和华泽集团,但均未获回应。
事实上,就在吴向东重组酒鬼酒消息传出的同一天,曾经在五粮液营销历史上与吴向东齐名的“营销奇才”韩经纬也投资2.28亿元控股中国白酒百强、临沂第二大酒厂温和王酒业集团。而在此前半个月内,还有湖北花林集团收购楚园春酒业有限公司、北京歌德盈香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也买酒、青稞酒拿下中酒网等多个酒业并购消息传出。
“华泽集团希望通过与酒鬼的合作曲线上市,酒业并购的高潮已经来临。” 白酒营销专家肖竹青对此分析道,在他看来,我国的白酒行业经过多次震荡已接近谷底,资本加速向酒业靠拢被视为酒业触底反弹的信号。
酒鬼酒携手华泽
酒鬼酒于6月8日停牌,6月12日即有“华泽收购酒鬼借壳上市”的传闻流出。
对于收购传闻,吴向东态度暧昧,一开始他对媒体表示“我只能说不排除出现2009年洋河合并双沟成立苏酒集团一样成立湘酒集团”。6月15日,吴在公开场合正式否认“收购酒鬼”一说,但他同时证实酒鬼即将收购湘窖酒业。
“不是自己要收购酒鬼酒,而是酒鬼酒与湖南酒企合作,准备成立湘酒集团,效仿洋河成立苏酒集团。”吴表示。
吴向东所称的苏酒集团成立于2010年,当时洋河股份以5.35亿元收购双沟酒业40.59%的股权,成为双沟第一大股东,并以此组建苏酒集团。
按照吴向东的说法,是酒鬼酒准备收购湖南湘窖酒业,同时酒鬼酒将会考虑收购部分湘酒企业。据多个内部消息源透露,此次收购还包括洽谈中的另外两家非湖南的酒厂,目前多方还在谈判中。
吴向东所掌控的华泽集团拥有多达15家酒类生产企业和五粮液的主要经销商华致酒行,在湘酒的序列中,华泽与酒鬼酒一道被认为是目前湖南白酒的代表。华泽此前曾多次尝试独立上市,但均失败。华泽集团被业内人士指为“战线过长”,通过将湘窖酒业注入酒鬼酒实现资产证券化,无疑能够缩短其战线。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酒鬼酒与华泽此次携手,除了作为湘地白酒间的强强联合,更重要的是酒鬼酒的品牌与华泽的营销能力的整合。
思卓战略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祝有华指出,塑化剂事件后,酒鬼酒尚未很好地调整过来,又撞上“三公”消费禁令和行业调整,此前其产品结构、市场定位及营销策略都在高端市场,高端消费一遇冷即对其销售造成冲击,包括其原有的团购模式在行业调整中也遭遇重创。此外,其省外市场在2014年几乎停止,渠道信心受损。
而肖竹青则更直白地指出,酒鬼酒公司目前“存在诸多问题”,营销人才流失较多,而“吴向东那边人很多,人才济济”,并且资本市场对于吴的营销能力相当认可。同时,酒鬼酒的品牌价值仍然不错,因此,业内均看好吴向东的营销能力在酒鬼酒上的发挥。
肖竹青称,酒鬼酒与华泽携手的背后有政府的影子,而对于做大湘酒,从湖南省政府在政策上表现也可一窥其雄心。
时代周报记者注意到,早在2013年,湖南省就出台了《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湖南省政府把酒类流通列为流通领域的六大千亿产业之一。2014年8月,湖南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经信委《关于加快推进食品医药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计划到2020年,食品产业培养形成3-5家主营业务超过100亿元、8-10家超过50亿元、80-100家超过10亿元的食品企业或企业集团,而酿酒是其中的重点食品子产业。
酒鬼三次挣扎ST
而对于酒鬼酒来说,与华泽集团的合作也包含着保壳的现实考虑。
作为上世纪末的业界黑马,酒鬼酒在1997年高调上市之后,经历坎坷。2004年、2007年两次戴上“ST”帽子又摘下之后,时隔七年,危机不断的酒鬼再次戴帽。
2002年,酒鬼酒当时的大股东湘泉集团实施资本扩张,陆续投资了花垣酒厂、湘霸酒厂等6家酒企。不料,高速扩张遇上行业产能过剩与市场不景气,资金压力使得酒鬼酒在2002年和2003年分别亏损1.45亿元和0.94亿元,首次戴帽。
尽管2004年酒鬼酒实现盈利3179万元,并于2005年3月被撤销退市风险警示成功“摘帽”,但它在2005年易主,并从此陷入另一场危机。
公开资料显示,胡润百富榜富豪刘虹通过其掌控的湖南成功集团入主酒鬼酒,并于2005年抽掉企业4.2亿元,造成公司上市后的最大财务黑洞并直接导致当年亏损2.8亿元。2006年,酒鬼酒继续亏损2.34亿元。
数亿元的连续两年亏损带来第二次戴帽的经历,但2007年,酒鬼酒再次神奇地恢复盈利,财报显示出6246万元的净利润;2008年4月8日,酒鬼再次去帽。
2007年,中糖集团旗下的中皇有限公司用1.78亿元的代价成为了酒鬼的新东家。在中皇、中糖的渠道及资金扶持下,酒鬼酒出现业绩井喷,2008-2012年间,酒鬼酒的净利润分别为0.41亿元、0.58亿元、0.79亿元、1.92亿元、4.95亿元。
但2012年“塑化剂”风波和2013年的政务消费禁令使酒鬼酒受到重创。2013年,酒鬼酒亏损3668.36万元,2014年业绩进一步下滑,实现营业收入3.88亿元,同比下滑43.26%;盈利为负9747.53万元,亏损进一步扩大,同比下滑165.72%。
2015年4月7日,酒鬼酒被深交所加上了“*ST”的标签。对于2014年的萎靡业绩,酒鬼酒的解释是,“公司战略转型在报告期末才初步完成”。
2015年的一季度似乎证明了酒鬼酒所言,在战略转型后的第一个季度,公司业绩实现了大反弹。
酒鬼酒披露的2015年一季度业绩预告显示,由于本期营业收入较去年同期实现较大增长,公司预计今年前三个月实现净利润1500万-2000万元,同比增长820%-1127%。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