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经理人”按字面意义和中国就业的实际状况解释,“职业经理”是以经营、管理为职业的专业化人群。“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可以说是职业经理人的普适性逻辑,而不论企业的成败在多大程度上是由经理人自身造成的。换句话说,当投资者和公众对职业经理人的能力进行评价时,往往忽略了宏观经济状况和行业景气程度,因此很容易造成过高或者过低的判断。从第一批职业经理人空降酒水行业至今,十多年时间过去了,曾经是酒水行业里一道亮丽风景的他们,如今又是怎样一种生态?他们又有着怎样的思考?
职业经理人之路----刀锋上的游走
职业经理人要在国有资产背景的企业里生存,打一个经济学上常用来描述最优增长率的比方,即好比在刀锋上游走,一边是我行我素特立独行,只顾寻求企业利润和自身报酬的最大化,另一边是唯唯诺诺战战兢兢,只求与国有控股方搞好关系以谋求自身位置的稳固。而位于刀锋上的最佳路径则是兼顾企业、国有股东和职业经理人自身的利益,把握好彰显管理个性和维持各方面关系之间的平衡。然而这种兼顾和平衡是很难长期把握的,一旦经理人偏离了这条最佳路径,就可能陷入或者业绩出众却遭到废黜,或者八面玲珑却业绩平平的陷阱。 职业经理人如何才能在国资背景的企业里更好地生存下去,换句话说,职业经理人怎样才能在刀锋上更加自如地游走,这需要来自投资者、国有股东和职业经理人的共同努力,三者缺一不可。
可以推断,这主要是因为他们与国有控股方的利益冲突使然。利益冲突的关键在于职业经理人的薪金和分红远远高于国有控股方高管人员的薪酬,当公司经营业绩斐然时,这种不满情绪尚可以隐而不发,一旦公司业绩大幅下滑,且不论业绩下滑是否与经理人有直接联系,这种情绪就会猛烈迸发出来,从而造成职业经理人或者隐忍妥协或者愤而出走的局面。
酒业职业经理人----不断熬制的一锅浓汤
酒行业职业经理人,最大的潜能是发挥自己的优势,标准低不代表个人能力不行,好的职业经理人是抗压能力超强的,做事干练、效率高。未来发展多培育新人,将各个领域推广。
“勤奋和坚持”是职业经理人成败的关键。就像挖井,如果不能深挖,浅尝辄止是挖不到水的。职业经理人也一样,不深入一个企业,一个市场,一个领域,并坚持深入下去,那么对于经理人而言,其积淀必然不够,能量的释放必然不足,职业生命力也必然不强。白酒业是一个很耗精力的行业,会强迫你不断地进行自我反思,就像穿上电影中那双神奇的鞋子一样,想停也停不下来,时间久了,会有深深的疲倦感。比如30岁的时候经理人在思考自己应该怎么做,明白了是为了自己而奋斗。到了36岁的时候,又思考今后未来的路该如何走,直到40岁,这种思路更加清晰。这个时候的经理人,已经不再像多年前一样想着抱着一箱酒去酒店铺货,那种激情已经没有了。所有的经理人应该都是一样的,一定要及时思考或者转型,只有这样才能保持精力和激情,才能在行业里做得更好,或者转型后自己的思路更清晰。
白酒利润高、流通相对较快,所以白酒行业职业经理人的待遇在大部分行业当中算高的。现在拿百万年薪的省级经理都不在少数,何况总监级的。老板是否放权,在于经理人的品性,不在于老板,受以招商为工作目的的影响,白酒行业的人员的流动大多来自本行业,所以白酒行业的职业经理人生存的状态其实很舒服的,薪资高、压力不大(机制不健全)。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灯看着我,我看着灯-----这是销售员的写照,但不是酒行业的。虽然都是职业经理人,制度的制定者和制度的执行者不是一个层面啊。
犹如婆媳关系----老板VS职业经理人
职业经理人,只有把老板当亲人,任何事情站在老板角度去思考、站在自己位置去执行、荣耀归于老板,一两年考核期过后,老板才能把你当亲人。酒业的职业经理人其实比较浮躁的。职业经理人的命运,很多时候不是取决于自己,而是老板是否会充分放权,不是让经理人成为摆设。
首先,老板的职业化心态决定了职业经理人阶层的发展。其次,职业经理人的个人职业化发展。最后,职业化的成熟最终体现在职业经理人评价体系的形成。职业素养的修炼,一是职业技能的提升;二是职业道德的坚守——什么要坚守?对老板负责;恪尽职守;勇于担当;坚守底线。最后是职业心态的确立:勇于坚持;不断充电;把握机会。套用当年江泽民做三讲(讲政治、讲正气、讲学习)来看,职业经理人同样要坚持三讲。但这里的政治指的是企业政治生态。什么是讲政治?政治纪律、政治组织、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对职业经理人同样需要。我们也可以把政治换成“职业”二字,即职业纪律、职业组织、职业敏锐性、职业鉴别力。
其实说一千道一万,个人的悟性是基础,融入企业生态是关键。至于老板放权与否,各个企业不尽相同,不能一概而论。权力是个双刃剑,把握住一点:授权有序,用权有度。正因为是有限的信任,才要建立有序的规则。就像我们提出有限执行力一样,老板对经理人也是有限的信任。关键是,你如何把握这个有限的信任,在有限的空间内遵守老板制定的游戏规则、监督体系,将分内的事情做好。老板规划,职业经理人执行。老板不好出面的,职业经理人必须把他扛下来。老板放权了职业经理人才有发挥空间,把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酒业的职业经理人貌似都很轻松。白酒行业的经理人是最累的一个群体,基本没有节假日。
小结:费力未必讨好,视角差异产生矛盾
老板是拿望远镜看问题的,经理人,某些时候,还是拿放大镜看问题的,矛盾不可避免。如果经理人能够站在老板角度,也用望远镜看问题,矛盾相对会减少。很多经理人责备老板不放权,其实是经理人没有拿出足够的证据证明自己的人品。老板既然选择了他,相信大体对其技能是认可的。但不代表对人品的认可。全面放权,老板担心受损失。消费者有权用脚选择服务质量,也有权选择这个企业的效率,因为企业有盈利,要反馈给消费者。利益均沾,是代表先进生产关系的。经理人的立足之本不是老板放权,而是构建老板和团队都满意的生产关系。
职业经理人与时俱进,能与老板合拍,能发挥出自己的管理水平,能带领团队不断进步,那样的感觉应该是不错的!
其实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职业经理人的心态,要做好随时走人的打算,就是危机感。谁都不想换,但是目标于指标考核永远是高悬于头上的一把剑。当老板与股东还是比较理想的出路。做白酒的匪气比较重。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