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即将来临,不少人开始着手为中秋走亲访友做准备,亲朋团聚时,餐桌上自然少不了白酒的助兴。
很多消费者在挑选白酒时都有一种困惑,推杯换盏之间,有的酒几杯下肚头就嗡嗡响,以至于第二天一整天都感觉头痛欲裂,在昏昏沉沉中度过。
对于这种情况,一位姓张的消费者表示白酒上不上头需要看运气,“有时候买的白酒,喝完了不反胃,不恶心,不头疼。但更多的时候,还是头疼。”
疑问
宣传的纯粮酒
喝完咋还上头?
很多品牌的白酒,说是纯粮酿造,但喝完就很遭罪。张先生说,“我们也摸不清这到底是什么原因,以为是度数的高低引起的,或者是这种酒性子烈,席间有的朋友会以不胜酒力提前退场。”
再一次买酒时,张先生经过对比,发现两次买的白酒的度数上下相差不到两度,那么头疼不是度数高而引起的,“我们常喝酒的酒友特别害怕喝酒后头疼,但是我们几个人研究来研究去,始终找不到真正的原因。只能是喝着不上头的,以后就成为我们聚会的专用酒了。”张先生称。
可总喝这一两种酒,时间久了也会腻,“每次我去超市或者市场买酒时,销售人员都告诉我哪种是纯粮酿造的,喝着肯定养胃也不会头疼,我每次都相信,然后买回来。”张先生和他的朋友们每回都用亲身经历验证着销售员话语的真假,“什么纯粮酿造,不上头,不伤身,100—300元的白酒我们几乎喝了一遍,还是只有那一两种不头疼。”
说法
喝白酒头疼
多是喝的勾兑酒
真正引起张先生和他朋友们喝酒头疼的原因是什么呢?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咨询了一位自家酿造和销售白酒的商户,他表示通常纯粮酿造的白酒使用粮食酿造,而且经过发酵,不易上头,也不易出现头疼、恶心和反胃等反应,人们喝得不舒服的白酒一般都是勾兑白酒,“纯粮酿造的白酒多是用高粱、小麦、糯米、大麦、豌豆等纯粮食酿造,纯度很高”。
沈阳化工大学应用化学学院李文泽副教授表示,勾兑白酒是用酒精勾兑而成,“为了使口感和香型能达到标准,勾兑酒中会加入香料,这样勾兑出来的白酒就会扰乱购买者的判断力。勾兑好坏主要还是靠专业勾兑师的感官灵敏度、技巧、经验,有丰富经验的勾兑师调出来的酒比例适中,口感、度数都能恰到好处。”
“七分酒三分勾,勾兑师的水平很重要。这种勾兑酒要看是不是有经验的专业勾兑师调制的,香料选用好的话可调制出中档酒品,要是非专业勾兑师调制,再加上节省成本使用便宜香料,就会调出劣质酒。”一位酿酒商户称,现在的白酒市场上,除一些为数不多的老厂还在用传统的工艺造酒外,真正的“酿造酒”已寥寥无几了。
实验
200元以上的酒
多数有粮食成分
记者把了解到的情况反馈给张先生,张先生惊讶地说:“难道只要看上去差不多的酒,即使是勾兑的,也会说成纯粮发酵?”
对于张先生提出的如何鉴别白酒是否勾兑,记者分别从市场上买来了几元、十几元,几十元、上百元及上千元的白酒,将其送到沈阳化工大学进行检测。
对于记者带来的问题,李教授称:“国家对固态法纯粮酿造白酒要求中明确规定不允许使用食用酒精,但是在检测时并不能分辨白酒中是否添加了食用酒精,这就给坑害消费者的不良企业带来可乘之机。
李教授表示,固态法是传统白酒的酿造方法,其香味成分比较丰富、复杂,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白酒的风味特征。而液态法(酒精酒)是一种新生产工艺,与固态法相比成本更低,产量更大,但香味特征明显比不上前者,酒体设计不合理,且饮后易口干和上头。酒精添加至酒中会使酒体粗放、淡、陈香味物质没有,必然导致自然的复合香差。
如何判断白酒是否为纯粮酿造的呢?李教授称,纯粮酿造的白酒中含酯,用氢氧化钠做实验就可以检验出来。
实验目的:白酒是否是纯粮酿造
实验时间:2013年9月2日
实验地点:沈阳化工大学实验室
实验人员:沈阳化工大学应用化学学院李文泽副教授,沈阳晚报、沈阳网记者
实验材料:液体氢氧化钠,水,不同价位的白酒
实验步骤:
1、在烧杯中倒入一定量的水;
2、把氢氧化钠溶液取出适量,倒入水中,制成氢氧化钠水溶液;
3、分别把不同价位的白酒倒入氢氧化钠溶液中;
4、之后把倒入白酒的氢氧化钠溶液放在仪器上面加热;
5、待溶液沸腾后,放入白酒的氢氧化钠溶液有的变成黄色,有的无颜色变化。
李教授称,如果是粮食酿造的白酒,试管内的白酒会变成黄色,如果是由酒精勾兑的白酒则不会变色。这是因为纯粮酿造的白酒中含酯,氢氧化钠属碱性,碱的加入催化加速了酯缩合反应,导致变色,而勾兑的白酒因为不含酯,则不会变色。根据实验判断,价格在200元以上的白酒多数有粮食的成分。
沈阳晚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