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和美酒,这两个在诗歌作品中被反复赞颂的对象,在肖恩·弗龙身上得到完美结合。在他递给记者的名片上,除了黑底金字外,底端的一行五线谱引人遐想,似乎在提示主人与音乐有着某种联系。作为一名曾经的乐师,他如今是小有名气的酿酒师。
弗龙是美国南加州卡马里奥市一家特色酒庄的老板。8年前,他开设了自己的酿酒企业,经过不断钻研,产品质量提升很快,并在旧金山国际葡萄酒大赛等重大比赛中捧走大奖,跻身美国葡萄酒行业高手之列。
弗龙的“和谐”酒庄设在101州际公路旁边的一个工业园区里。它与加州大部分酒庄一样,是典型的前店后厂风格。与北加州纳帕、索诺玛等大型酒庄不同,这家企业的风格低调。进门是一间约20平方米的店面,摆放着几只硕大的橡木桶,桶上画着鲜艳的图案。柜台后面是一排酒柜,陈列着弗龙酿造的主要产品。穿过中间过道,便来到100多平米的后厂生产车间,两名男子正忙碌着。地上堆放着20多个酒桶,上面写着客户的名字和酿造时间等信息。几个大型发酵罐在一旁一字排开。
弗龙约30岁,个头不高,留着短发,显得十分精干。他在当地酿酒行业是小字辈,但经历却颇具传奇色彩。他出生在旧金山湾区,从小学习音乐,练了将近14年的小提琴和架子鼓,后移居南加州从事专业音乐演奏。然而,由于他成长在出产葡萄酒的圣克鲁斯山区,从小就喜欢酿酒这门手艺。按他的话讲就是“骨子里流淌着葡萄酒”,最后他还是放下了音乐,投身酿酒业。
起初,弗龙办起了小型品酒室,与朋友和顾客分享葡萄酒知识。他在朋友的酒庄里工作,并利用业余时间去大学学习葡萄和葡萄酒专业知识,在积累了足够资金和经验后,他开办了自己的酒庄。
作为仅有4名员工的企业老板,弗龙参与购买原料、压榨、发酵和灌装等各个环节。每年10月和11月是葡萄采摘季,也是弗龙最忙的时刻。他和员工每天平均要工作十三四个小时。在其他时间,他们还要检查酒的发酵情况,进行过滤,调配口味,没有一刻清闲。
作为半路出家的酿酒师,弗龙把自己的音乐素养运用到酿酒中。他说:“音乐和酿酒是相通的。二者都需要遵循严格的规律,同时需要创新。创新是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他还把每款自己的产品都起了与音乐有关并富有激情的名字,跃动的音符和甘醇的佳酿相得益彰。
据弗龙介绍,他生产的酒大多卖20美元至39美元一瓶,但陈酿酒每瓶可卖到两三百美元,不同产品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需求。他的主打产品主要是由“桑娇维塞”、“添帕尼优”等葡萄品种酿制而成,每年生产约15万瓶,但仍供不应求。如今,弗龙成了当地报纸和《华尔街日报》等全国性报刊介绍酿酒技法和品酒绝活的新秀。
新华网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