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是日益增长的市场规模,一面是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国葡萄酒市场正在丰满的理想与骨感现实的强大反差间前进。
近日,国际知名葡萄酒及烈酒展会VINEXPO发布市场研究报告称,中国葡萄酒市场在经历了持续10年高达25%的年均增长后,尽管2013年葡萄酒消费量出现下滑,但是在未来5年间仍将恢复增长,并成为全球领先的葡萄酒消费国。而今年春季糖酒会期间发布的进口酒CFDF价格指数及市场报告预计,2015年后,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将进入稳定增长期。
反观现实世界,葡萄酒市场正在经历转型“去泡沫”的行业调整期。政务消费市场严重下滑、各地高端酒窖会所出现关门潮、酒庄酒价格持续走低、库存积压严重等问题困扰着葡萄酒企和酒商。
下一轮的机会在哪里?业内人士认为,虽然2014年葡萄酒市场形势可能更为严峻,但是民生为大的个人消费已经显露出强大的刚性需求。
“入冬”之后迎来市场大考
近日,随着中国酒业协会统计数据的出炉,在酒业细分领域中,葡萄酒行业已成为唯一销售收入增速下滑的品类。同时,亏损企业还在不断增多,远高于其他行业。国内几大国产葡萄酒上市公司业绩均不乐观。
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国内葡萄酒行业自2010年开始出现下降趋势,2013年形势更加严重,继而出现全行业产量和经济效益双指标下降的情况。
据了解,来自市场的巨大压力已经传导到产业链上游,部分地区因为价格倒挂出现葡萄种植户拔葡萄树的现象。预计,葡萄酒市场低迷的情况短期内不会很快改变。
然而,行业调整影响的不仅仅是国产葡萄酒,进口葡萄酒市场也不乐观。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酒类进出口商分会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葡萄酒进口总量36.8万千升,同比下降5.15%;进口总额14.91亿美元,同比下降1.92%,其中原瓶装葡萄酒进口量27.9万千升,同比增长4.68%;进口额13.83亿美元,同比增长0.5%;散装葡萄酒进口量约9万千升,同比下降26.71%;进口额1.08亿美元,同比下降25.08%。
渠道方面,随着近年来进口葡萄酒加速进入中国市场,大批进口葡萄酒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自己的葡萄酒窖。然而,自2012年开始,由于不少酒商并没有相关的行业经验,属于利用社会资源进行直销的范畴,因此在政务团购市场受阻或经营不善的情况下,酒窖陷入关门的境地。有报道称,在北京、上海、武汉、济南等地,出现了一波酒窖关店潮。
同时,对进口葡萄酒市场盲目的乐观以及巨大的市场泡沫也导致酒商不计后果的进口葡萄酒。记者了解到,在浙江温州,有不少进口酒商的仓库内葡萄酒堆积如山,且由于属于中高档产品,较难走量,最终导致现金流中断。
价格方面,随着消费的升级和海关关税的降低以及保税区的建立,进口葡萄酒价格持续走低。而受高库存影响,在行业调整期,不少进口酒商纷纷低价抛售以缓解资金压力。然而,价格的跳水导致过去进口酒与国产酒之间的价差迅速缩小,甚至进口酒比国产酒更为便宜。这极大地冲击了葡萄酒市场,引发低价的无序竞争。
此外,相关统计数据显示,随着越来越多的进口葡萄酒品牌进入中国市场,预计到2015年,我国葡萄酒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这样,进口葡萄酒将加速侵蚀国产葡萄酒市场份额。届时,两者的市场份额比将达到惊人的4:6。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及果露酒分会秘书长王祖明表示:“几乎所有中国葡萄酒企业都强烈感受到了来自欧盟进口葡萄酒的冲击,经营状况、经营业绩和市场份额下滑严重。”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