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界风云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解构年轻花式嘬酒党
·吉人吉酒丨吉林省举行酒类流通行
·坚守40年,秦池只为成就一瓶好酱
·连续2年销售额100%增长,看弱势
·不受“捐赠门”影响 茅台股价再
推荐文章
·让数字化浪潮来得更猛烈些吧!
·三香争锋 浓香酒“天王山之战”
·高端市场持续扩容,酱酒抢占秋糖
·消费者非理性购酒,要怎么破?
·梦之蓝M3升级版上市 名酒为何密
最热文章
·改制不彻底束缚豫酒发展 宋河酒
·37个批次白酒遭食品“黑名单”“
·锁炳勋退休,女将宁中伟执掌金种
·飞天茅台迎宾酒和遵义1935酒不对
·网爆白酒是由敌敌畏+酒精+自来水
·习酒也走起了小清新路线,推出了
·黄晓明投资的CAGO酒吧入驻成都
·茅台白金中华蜜酒上市
·泸州老窖系列酒价格表(仅供参考
·老村长推30元高档光瓶酒 光瓶酒
旗帜广告位
保健酒无“蓝帽子”金嗓子疑违规宣传
2018-07-28 21:29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如今,主打“健康养生”的保健酒越来越多地走入消费者视野。但保健酒行业长期存在的过度宣传功效、市场鱼龙混杂的现状也愈发严重。

随着2015年9月1日新《广告法》施行,法律法规对保健品行业的宣传标准也做了明确规定:除药品、医疗器械、医疗广告外,禁止其他任何广告涉及疾病治疗功能,并不得使用医疗用语或者容易产生混淆的用语。中国保健协会相关人士表示,目前仍有多家保健酒厂商打“擦边球”,宣传保健品的治疗功效。

记者调查发现金嗓子控股集团(下称“金嗓子”)旗下“老土司元春酒”在其官方商城中将其归为保健品,产品说明中关于“老土司元春酒”的功效描述中出现“分别有益气、养血、助阳、滋阴等,既享杯中之乐,又可强身祛病”等字样。

记者通过CFDA官网查询,上述两款被金嗓子归类在“保健品”下面的白酒并无蓝帽子标志。中国保健协会市场工作委员会秘书长王大宏对记者表示,一款未申请到蓝帽子标志的白酒不属于保健食品,如果在包装上有关于保健功能甚至疗效的描述,则有违反新《广告法》或新《食安法》的嫌疑。

违规宣传

根据记者3月9日的调查,金嗓子官方商城中将“老土司元春酒”“乳鸽桂圆酒”归在保健品一栏下面。

并且,其对“老土司元春酒”的介绍为:“老土司元春酒是根据中国传统医药和壮族土司秘方,药食共用的原理精心研制的,配方中各原料药性不同,功效也各有所专。分别有益气、养血、助阳、滋阴等。而人体也有气虚、血虚、阳虚、阴虚等不同病状,天生体质特征亦各不相同,所以,老土司元春酒的进补之道就是: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热之、热则寒之。既享杯中之乐,又可强身祛病。”

对此,王大宏告诉记者,所谓保健酒的行政身份可以有三种:一是OTC、二是保健食品(俗称蓝帽子)、三是普通食品。对于OTC和保健食品可以宣传获批的疗效或功能,但不能超出审批范围宣传。“比如,经药监局审批后,药品可以宣传疗效,保健食品可以宣传功能,普通食品则是不能宣传疗效和功能的。”

“新《广告法》首次提及到保健食品,属于保健食品身份的保健酒,可以按照其获批的保健食品广告批文的内容去宣传,不是OTC,也不是保健食品这类‘保健酒’则是不能肆意宣传的。”王大宏表示,如果商家在白酒的外包装、标签上有保健功能的宣称,则涉嫌违法。

3月9日,记者致电金嗓子办公室,该办公室负责人吴东表示此事不归办公室负责,并告诉记者“你找北京”,至于找北京哪里,联系电话,其均表示不清楚。

当记者询问金嗓子下是不是有款保健酒“老土司元春酒”时,吴东表示:有。对于其违反新《广告法》规定的问题,其表示,官网还没来得及改。“除了官网、其网上商城对上述保健酒没有做过广告!”

记者询问“老土司元春酒”包装上的宣传标签是否已做相应修改,吴东表示:“我们现在报广西药监局正在改标签,什么时候批下来你去问广西药监局,不要问我们,什么时候报上去的也不是我负责,我不清楚!”

对此,记者采访广西食药监局,相关人士对记者表示:“企业某种商品在上线销售之前需经我局审批,没有取得蓝帽子却按照保健品来描述我们不会通过,如果违规使用我们会责令其更改,严重违规工商部门也会进行处罚。”

吴东还表示,如果要采访公司“需发采访提纲。要找柳州市宣传部,让柳州市宣传部转给我们,柳州市要知道这个事情我们才能接受采访”。

记者希望对于相关问题能在截稿前给予答复。吴东对记者表示:“你们出稿子可以,但是出了稿子我们也是可以去找你的吧!”随后便挂断了电话。

而在记者致电之后的3月10日,记者再次查询该商城,关于上述功能的描述已经被连夜删除,并且分类也从“保健品”移至“食品”下面。

行业乱象

事实上,因为低成本高利润带来的资本盲从,并且缺乏行业标准,使不少在生产、技术、工艺方面没有实力的企业也纷纷涉足保健酒领域,导致行业鱼龙混杂,乱象丛生。

据了解,市场上的众多保健酒没有“国食健字”,却有“卫食健字”,有的干脆两种“字”都没有,还有一些明明是普通白酒,却打着保健功能的旗号。

而中国医药保健营销专家委员会指出,目前这么多家做保健酒的企业,真正拿到“蓝帽子”保健食品标识的却不到一半,也就是说,半数以上的企业未通过认证。而令人堪忧的是,其中并不完全是小酒厂“不按套路”出牌,大牌的保健酒也打“擦边球”。

据统计,在2005年,全国保健酒市场销售总额仅有12亿元,而之后几年,保健酒产业高歌猛进,年增长率保持在35%左右。在2009年,行业销售额已经达到80亿元,预计2015年保健酒市场容量将达到130亿元以上。

但据王大宏介绍,保健酒在产企业很难统计,即使有的企业拿到了保健食品批文也不一定都生产。保健酒在传统的商业渠道中比较有限,但在二三四线每个城市中,可能都会有自己地方的品牌,而且其中很多都在餐饮系统里面。

王大宏表示,所谓保健酒,有些是经过国家审批,有批文的,有些是没有批文的,很复杂。他指出,行业内保健酒商家有3000家左右的数据并不准确,因为上述原因在厂商处很难精确统计,并且目前销量排名将保健酒独立在白酒之外也受质疑。

2015年,国家食药监总局发布通告称,51家企业在69种保健酒、配制酒中违法添加西地那非(俗称“伟哥”的药品成分)等化学物质,并在产品名称、标识、标签上明示或暗示壮阳、性保健等功能,社会影响恶劣。

标准缺失

此前,劲牌有限公司副总裁王楠波曾表示,保健酒行业的门槛确实相对要低。由于缺乏行业标准,使一些在生产、技术、工艺方面没有门槛的企业都纷纷涉足了这个行业,导致了行业不规范的现状,最后的结果就是低价竞争。这个行业的困境给消费者的感觉就是一个低门槛的认知。

媒体报道,去年的12月份,中国保健酒联盟委托劲牌公司主导,初步出台了一个保健酒的行业标准,以及生产卫生的一些规范要求。这个标准出台,在中国酒协最终的认定后,对于促进中国国内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应该是一个里程碑的意义。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食安3.15:酒精度不实、甜蜜素及固形物超标问题突出
下一篇:区域酒企横向整合突围市场
不受“捐赠门”影响 茅台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不受“捐赠门”影响
热钱涌入万亿酒业 资本“饮酒”新周期开启
热钱涌入万亿酒业
三香争锋 浓香酒“天王山之战”在于品质表达
三香争锋 浓香酒“
战火再起 进入“深水区”的生肖酒还有搞头吗?
战火再起 进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