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那是鄂尔多斯人记忆中最美好的一年,是“干什么都挣钱”的一年。但随着民间融资和房价泡沫破裂,大量的现金沉睡到了路边的烂尾楼中,钱成为鄂尔多斯最为稀缺的东西,以物顶账开始成为普遍现象。
在当地,开酒店的用住宿卡抵债,开酒厂的用酒抵债,房地产开发商用房子抵债,一名商人说:“以前是拿到批文先盖个售楼处就开始卖房子,现在是,只要有规划,哪怕这房子还没盖,空气也可以拿来抵债。”
这套抵账机制迅速发展起来,甚至造就了一个以物易物的市场。在这个市场中,酒是最常见的流通物。一个以物易物行业的从业者告诉记者,这些酒在市场上买不到,但是扫码的定价会非常高,就是用来抵账的。
实际上,如今的鄂尔多斯有着两套同时存在的物价体系,抵债的物价体系和正常生活的物价体系。在债务结算的体系中,所有的物价都要高出正常价格许多。比如房产,就仍然按照下跌之前的价格计算,而用住宿卡住宿,团购价100多元的房间,收费就要在400元到500元之间。
人们已经开始接受这样的现实,毕竟一味陷在过去的债务中,没有人可以脱身。“我们单价几百元从南方可以订做一些平板,但抵账就是3000多元。”前述从业者说,“你要现金肯定是没有,这些东西,你要了总比什么都没有强。”
相比酒,车和房子当然是更好的抵账物,但想拿到车也很难。
今年以来,鄂尔多斯的经济仍然不容乐观。在鄂尔多斯铜川镇当初规划的汽车城里,即使是周六,也看不到什么顾客。当初停满了路虎的汽贸公司“路的虎”,如今人去楼空,店面上的牌子变成了推广和谐社会的广告标语。一名4S店的销售经理告诉记者,今年,他们只有3个月完成了任务销量,而10年前他刚来铜川镇时,奥迪4S店一个月的销量就超过200台。
所幸的是,3年多的时间里,民间债务的处理终于接近了尾声,经济也略有了一些复苏的迹象。一位煤矿投资者告诉记者,今年停工的煤矿,比去年少了一些。
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