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表示,虽然酒业寒冬还没全结束,但不会再有比2014年更糟糕的了,2015年国内酒市将迎来触底反弹,小幅上涨。
产销大降、高端“腰斩”、库存暴增、亏损增大——中国酒业已连续交出20年来最差的三份年报。受中央“八项规定”、严控“三公消费”、“禁酒令”等政策影响,从2012年到2014年,史无前例的行业调整已深深触动了中国酒商“最痛”的神经,即使有钱也难于“任性”。 不过,经历了三年阵痛和调整,中国酒业似乎已经重新找到了增长点,2015年第一季度实现集体业绩明显增长。
酒业今春全面复苏
或许应了中国一句古话“苦尽甘来”,抑或是“否极泰来”,历经近三年的磨难,中国酒业今年一季度开始触底逆袭。 继水井坊今年一季报扭亏为盈、营收同比大增103%,酒鬼酒一季度净利更是暴涨1127%之后,贵州茅台 、洋河股份 、泸州老窖也分别披露一季度净利同比增加了17.99%、9.59%、11.28%。其他酒业品牌一季度销售同比也均小幅增长。
另外一组数据显示,国内葡萄酒业亦是普遍集体回暖,葡萄业龙头张裕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加15.90%,两年来实现净利正增长,通葡股份更是在营收、净利上演“大逆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4亿元,同比大增494.23%,净利润267.36万元,同比暴涨717.98%。
国内啤酒两大巨头也实现难得的正成长,其中燕京啤酒一季度净利同比增长5.21%,二线啤酒珠江啤酒一季度净利则同比大增21.5%,黄河啤酒更是暴涨2772.16%,同比飙涨27倍多。
国内黄酒业龙头古越龙山 、会稽山一季度净利也分别实现小幅增长1.96%、6.67%。
营收的集体回春令在国内股市上市的酒类上市企业股价近期纷纷大涨,“白酒一哥”、“昔日股王”贵州茅台4月出现了自2008年3月4日以来的第一个涨停板。时下白酒、葡萄酒、啤酒、黄酒一线上市企业的股价均创出2009年以来的新高点。
财报数据显示,洋河股份、泸州老窖、贵州茅台等知名白酒业今年一季度延续去年四季度走高趋势,葡萄酒龙头企业亦延续去年四季度走升趋势,这表明国内酒业已逐渐复苏。
作为中国食品行业“风向标”的糖酒会,素来都是观察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前沿阵地。今年3月的成都糖酒会,白酒业的“展势”亦已显现出恢复迹象。相比去年一些名酒的缺席,以五粮液 、剑南春、泸州老窖为代表的川酒六朵金花、茅台酒、西凤酒、汾酒等知名酒类企业均纷纷“浓装重彩”亮相本届糖酒会,宜宾、湖南等地酒商更是强势组团出击。这似乎表明,中高端酒正回暖,最差的时代已结束。
未来两三年中国一线中高端酒类销售的大环境将趋好,局面将逐步改观。一是当前一线名白酒、葡萄酒政军消费占比已从高峰期35%下降到10%左右,这使三公消费的边际负面影响愈来愈有限,有利于提早结束白酒、葡萄销售的疲软现象;二是中国富裕家庭数量的快速增长,一线高端白酒、葡萄将有愈来愈多的坚固的群众基础,使得私人消费高端酒品的人口基数在持续增加。《2014全球财富》报告统计数据称,截至2014年上半年中国百万富翁家庭数量已接近240万个,未来将有10%以上的速度增长;三是中国经济将保持7%以上的中高增长率,经济和商务活动将进一步增加,并保持一定的活跃性,为茅台、五粮液等高端白酒和以张裕、长城以及进口葡萄酒等为首的高端红酒的消费带来弹性。在以上三种大环境支撑下,国内酒业需求复苏有超预期的可能。
多元化改革初见成效
酒类专家王传才则表示,国内酒业要反守为攻实现反转,必须大刀阔斧进行改革,在外部环境较为难于改变时,急需改革内部激励机制来支撑增长。尤其是一些后进国有酒类企业增长乏力、战略模糊、执行欠佳,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而改革一个主方向就是“混改”(混合所有制改革). 从制度上看,如今不少上市酒类企业推动内部机制变革、创新,尤其是很多将进行混改,将为行业带来长期利好。
2014年12月,老白干酒推出“混改”方案,计划通过定向增发募资8.25亿元的方式分别引入战略投资者、经销商以及员工持股,拉开白酒国企改革的序幕。该“混改”方案驱动老白干二级市场股价收获连续三个涨停板,并在随后继续走高,成为白酒板块上涨的“领头羊”,不足2个月时间涨幅超过90%,市值由36亿元大幅上升至最高70亿元。
无独有偶,2014年12月五粮液也在与投资者的沟通交流会上透露,2015年将实行国企改革,引进战略投资者。据悉,五粮液已与包括长江资本在内的3家投资公司共同出资1亿元设立宜宾五粮液创艺酒产业有限公司,五粮液持股45%。
紧随其后,2015年1月沱牌舍得大股东沱牌舍得集团改制同样也迈出关键一步,发布了混改方案,沱牌舍得集团70%股权以12.19亿元的价格在产权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沱牌舍得实际控制人也将因此发生变化。沱牌舍得有望成为第二家民营资本控制的白酒上市公司。
除了上述3家企业之外,贵州茅台控股的贵州赖茅酒业有限公司于2014年10月注册成立,引入了中石化易捷以及经销商深圳市国茂源酒业为股东。山西汾酒 、酒鬼酒、金种子酒等也存在较强的改制预期,也在以不同的方式“试水”混合所有制改革。去年,中粮集团间接入主酒鬼酒,也让酒鬼酒在销售领域迈出混改步伐。
未来白酒国企改革将呈现从中、大型的一二线企业到业绩差、小型的三四线企业开始推进、以点带面的特征。可以说2015年,国企改革将成为支撑国内酒业的一条主线,混合所有制将为酒类行业注入新活力,给酒类企业带来改革红利。
另外,目前一些白酒上市公司不再“单纯”了,努力进行多元化扩张,比如增加果酒、保健酒、预调酒等生产开发,防止“一条腿”走路的负面效应,这将给整个行业带来回暖预期。
还有部分大企在市场疲弱期进行逆势扩并购,这将有利市场的规范集中、做大做强,使一线白酒企业摆脱增长缓慢的窘态。如拥有巨额现金的五粮液在过去两年中,已分别收购河北永不分梨酒业和河南五谷春酒业。预计五粮液、茅台、洋河等一线龙头白酒企业在2015-2016年的并购动作有望提速,市场强者恒强弱者愈弱的格局将更加明显。长远而言,这将有利中国白酒业更好成长。
值得注意的一条政策新动向,也将为白酒行业注入新活力。4月10日,商务部发布的废止外资进入名优白酒股权比例限制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施行,此项新政策意味着国家允许外资法人掌握中国名优白酒企业的控股权。这意味着外资并购、控股中国白酒业无需再走“曲线路线”,可以直接投资中国白酒产业,使得白酒企业的“混改”余地更大。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