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葡萄酒属于国家强制性检验检疫商品。在检验检疫环节,进口葡萄酒至少要过这样几道关:一是经销商的资质审查,二是进口商的相关资料备案和审查,三是进口葡萄酒现场查验,四是进口葡萄酒按比例抽样,五是送实验室检测。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青睐口感好、品质佳、档次高的进口葡萄酒,法国波尔多、澳洲杰卡斯、西班牙杜锐磨坊等国外著名葡萄酒纷纷进驻中国市场。据江苏检验检疫局统计,2014年,该局共检验检疫进口葡萄酒2946批,同比增3倍多。
虽然进口葡萄酒的量迈上了新台阶,但质到底如何呢?检验检疫部门是如何监管的呢?如何选购质量上乘的葡萄酒呢?日前,记者走进张家港检验检疫局,也走访了全国检验检疫系统唯一的三级女品酒师、张家港检验检疫局食品检验监督科的俞晔,探访检验检疫人是如何确保进口葡萄酒保质增量,也请俞晔为消费者指点迷津、出谋划策,让老百姓也能喝到优质的葡萄酒。
亲民路线的背后
在张家港,葡萄酒进口的历史可追溯至上世纪90年代,当初年进口量仅有1万升左右,国别寥寥无几。到2009年,葡萄酒进口量增加到10万升左右。2012年以来,张家港口岸葡萄酒进口量直线上升,批次从52批猛增到677批,总量从48.9万升飙升到365.8万升,货值从249.8万美元增至1154.5万美元,一跃成为江苏最大的葡萄酒进口口岸。进口国从当初两三个国家扩大至如今的20多个国家,品种从当初的干红扩大到干白、桃红、起泡、甜白等。
2014年,我国对新西兰、智利等国葡萄酒执行进口零关税后,进口酒与国产酒价格差距进一步缩小,不少低至几十元、近百元的进口葡萄酒很受寻常市民的喜爱。
俞晔告诉记者,进口葡萄酒进入寻常百姓家,除了国家政策利好之外,市场竞争剧烈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经销商不得不降低利润,让利给消费者。“现在七八万一瓶的康帝、上万元一瓶的拉菲已屈指可数,四五欧元一瓶的‘大路货’成了绝对主角。”一位经销商表示。
但是,有些进口葡萄酒即使是标有“原瓶进口”、“原装进口”等字样,也是进入国内后再灌装的酒。个别经销商灌装时甚至会加入国产酒、葡萄汁、纯净水等,以降低成本。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进口葡萄酒市场“以次充好”、“傍名牌”、“暴利”、“假货泛滥”等现象层出不穷,令消费者无所适从。对此,俞晔建议,要想买到货真价实的“正宗货”,一些专业知识必不可少。
进口葡萄酒属于国家强制性检验检疫商品。在检验检疫环节,进口葡萄酒至少要过这样几道关:一是经销商的资质审查,二是进口商的相关资料备案和审查,三是进口葡萄酒现场查验,四是进口葡萄酒按比例抽样,五是送实验室检测。
据俞晔介绍,在抽样检测环节之前,要对葡萄酒样品加以标识,录入LIMS管理系统,随后检测酒精度、甲醇、干浸出物、山梨酸、铅、铜等10余个理化指标,以及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微生物指标,最后由实验室出具检测报告。如果发现进口葡萄酒涉及质量、安全、卫生和有欺诈行为的,必须予以退运或者销毁。不久前,张家港检验检疫局就检出某公司进口的1008升澳大利亚甜白葡萄酒干浸出物含量为每升12.9克,而我国《葡萄酒》(GB 15037-2006)规定干浸出物含量不得小于每升16克,该批货物因不符合我国葡萄酒强制性标准而被退运。
如何判定葡萄酒的进口渠道是否正规?最简单的方法是做好“三看”:一看经销商营业执照,从正规商家选购放心酒。二看中文标签,按照我国规定,所有进口葡萄酒均需加贴中文标签。规范的进口葡萄酒中文标签强制性标注应具备以下内容:品名、原料与辅料、产品类型(含糖量)、原产国、酒精度、生产日期或灌装日期、保质期(酒精度10%的饮料酒可以豁免)、贮存贮藏条件方法、进口商/经销商/代理商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警示用语:过量饮酒有害健康和净含量。三看卫生证书,每一批正规渠道进口的葡萄酒均有检验检疫部门出具的卫生证书,消费者可向商家索取查看。卫生证书内容包括:列明收发货人的名称地址、品名、报检数重量、包装种类及数量、产地、合同号、到货地点、起运地、运输工具、到货日期、卸毕日期和检验日期等,商家凭此证书才能销售或使用。
打造“三专一特”监管模式
为了给消费者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拧紧“舌尖上的安全阀”,张家港检验检疫局在系统内率先探索打造“三专一特”进口葡萄酒监管模式,既助推以葡萄酒为主的进口消费品集散中心建设,又保障消费者生命健康。
打造专业的查验平台。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张家港检验检疫局高标准建设进口葡萄酒集中监管平台,既有效压缩分散查验检验的环节和成本,又杜绝逃漏检、进口不合格葡萄酒擅自销售、使用等问题的发生,降低了进口葡萄酒质量安全风险。同时,优化检验流程,实现“模式再造”,有力地促进了进口葡萄酒的物流集聚。目前,张家港经过备案的进口葡萄酒代理商增加了一倍多,今年葡萄酒进口量有望突破500万升。“以前进口葡萄酒都是放在普通仓库里,没有专门的恒温仓库储存,影响了很多高端酒的品质和价值,现在,这些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张家港保税区进口葡萄酒交易市场物流部经理黄健高兴地说。
打造专业的检测平台。按照国内外葡萄酒检测标准要求,张家港检验检疫局积极打造江苏首个葡萄酒检测实验室,先后购置全自动葡萄酒分析仪、二氧化碳分析仪、安捷伦7890气相色谱仪等专业检测设备63台套。组织开展“葡萄酒掺假及农药残留量检测技术”等科研项目和葡萄酒品种及产地鉴别等方面的研究,与酒类相关的52个检测项目全部获得CNAS认可,为保障进口葡萄酒质量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储备。聘请马来西亚籍四级品酒师为顾问,开办葡萄酒学院,培养建立葡萄酒检测团队,俞晔就是这个团队中的佼佼者。葡萄酒检测实验室自2012年10月成立以来,累计检测1400批葡萄酒、21520个样品,完成标签预审核7554张。
打造专业的信息平台。为了给消费者提供溯源、防伪查询服务,树立进口食品质量品牌,张家港检验检疫局开发“张保真”二维码溯源系统,对从张家港口岸进口的消费品张贴二维码标签,实现从国外原产地、进口口岸、途中GPS监控、进出卡口、进库、在库、出库、流向等各个环节的严格监管,做到从产地到舌尖的全程防伪和追溯。“以往,每一批检验合格的进口葡萄酒都会发一个检验证书,但商品进入市场后,无法进行有效追溯,导致后续市场滋生各种安全隐患。”张家港检验检疫局食品检验监督科科长刘强介绍,“有了这个二维码后,消费者就可以用手机扫描查询酒的信息,如在哪个酒庄生产的,什么时候装瓶的,在哪个码头运走的。”用手机扫一扫,就能看到葡萄酒的“身份证”,就能了解它的“前世今生”,这对消费者来说,又多了一层保障。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