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界风云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解构年轻花式嘬酒党
·吉人吉酒丨吉林省举行酒类流通行
·坚守40年,秦池只为成就一瓶好酱
·连续2年销售额100%增长,看弱势
·不受“捐赠门”影响 茅台股价再
推荐文章
·让数字化浪潮来得更猛烈些吧!
·三香争锋 浓香酒“天王山之战”
·高端市场持续扩容,酱酒抢占秋糖
·消费者非理性购酒,要怎么破?
·梦之蓝M3升级版上市 名酒为何密
最热文章
·改制不彻底束缚豫酒发展 宋河酒
·37个批次白酒遭食品“黑名单”“
·锁炳勋退休,女将宁中伟执掌金种
·飞天茅台迎宾酒和遵义1935酒不对
·网爆白酒是由敌敌畏+酒精+自来水
·习酒也走起了小清新路线,推出了
·黄晓明投资的CAGO酒吧入驻成都
·茅台白金中华蜜酒上市
·泸州老窖系列酒价格表(仅供参考
·老村长推30元高档光瓶酒 光瓶酒
旗帜广告位
五粮液10年输给茅台3800多亿市值
2018-07-16 02:52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酒王”五粮液,曾经最贵的酒、最知名的酒、规模最大的酒,现如今,却连“送礼都未必拿得出手”了。

1

近日拜访一位有大好事发生的故友,对方有小酌之好,便计划买两瓶五粮液“普五”作礼,不料相识的店老板却建议:既是大好事,应该换茅台,因为“茅台最体面,五粮液未必拿得出手”。

听后猛然觉得,五粮液好像真的已经跟茅台不在一个层级了:这两年,在所谓的高大上场面、桌子上,也多是茅台,鲜有五粮液。

老板为茅台53度飞天开出了1400元的“良心价”,这个价格超越了茅台的“红线”。

今年4月,茅台出台了“史上最严”经销商处罚制度,誓言要将53度飞天的零售价控制在1300元以下。

但是这套制度并不好使。断货、加价、限购、秒杀……价格管控之下,茅台不断上演令消费者不满的戏码。

实体店或是抬价或是囤货不卖,线上商城长期断货,即便以1299的价格“拍下”,也要付高于200元的配送费,实际价格还是超越“红线”。

更有消息称,某些地区零售商的拿货价,已经迈过1500元大关。

关于茅台的供不应求,业内有很多分析甚至阴谋论,但不论如何,至少表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茅台,愿为之一掷千金。

前几年,大众还在担心“八项规定”之后再无茅台,却不料茅台更加“茅台”了。

而另一边,被那店家“鄙视”的五粮液却颇为尴尬。

今年,五粮液有过两次调价,一次由公司主导,一次“据说”由市场主导。调整后,五粮液“普五”和“1618”的零售价均在900元左右,但电商平台的价格显示,普五的促销价为899元,下单享有40元优惠,成交价仅859元。

而在线下市场,按照业内未经证明的说法,五粮液的部分零售商依旧存在倒挂现象,即进价比销售价格还高。

两者的落差令人颇为感慨,但差距究竟从何而来?

茅台是酱香型,五粮液是浓香型,在中国,浓香型白酒有更广的受众,市场上也常年流传着“喝茅台的从不买,买茅台的从不喝”的调侃。而在竞争激烈的浓香型市场,没有一个能有五粮液的口感,是很多好酒者的共识。

因此可以肯定,即便差在了品质,差距也不会这么大。

2

对于茅台、五粮液而言,最重要的资产是品牌,茅台和五粮液之差,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也是品牌之差。近一两年,这个差距越来越明显。

甚至可以说,经过这几年的进与退,茅台已把五粮液彻底甩开。

品牌之差的表象是,高端宴会,甚至很多家庭聚会都喝茅台;落实到公司的经营上,则是越来越悬殊的盈利能力与公司价值。

2016年,茅台实现营收388.6亿,利润高达167.2亿,进入2017年,茅台继续爆发,第一季度营收和利润的同比涨幅均超14%。

另一边,五粮液2016年的营收为245.4亿,净利润仅为67.85亿,其利润规模只有茅台的4成。

反应在资本市场,两者的差距则更为明显。

2007年10月,五粮液的市值高达1719亿元,同期的茅台是1680亿。

10年后,截止7月25日收市,当初傲视茅台的五粮液,市值只有2122亿,而茅台却高达6004亿。

如此算来,10年间,五粮液的市值输给了茅台3800多亿。

这真是,有对比,就有了伤害。

出于这样的落差,五粮液在资本市场的表现一直饱受抨击,甚至有投资者大骂“被五粮液套了10年”。

资本市场还有句调侃:持茅台10年,获利多少倍,持五粮液10年,觉都没得睡。

所谓爱之深、责之切,即便这样,依然有不少投资者对于五粮液抱有一以贯之的期待,认为它是全球食品消费中估值最低的品牌。投资机构数番唱多它“能上3000亿”,股民们也想着:它的市值至少应该是茅台的一半吧。

遗憾的是,“一半”从未到来。

时间是真正的试金石,它能让上位者和下位者交换位置。科技行业被认为日新月异,强如诺基亚也有翻车的风险,但世人往往忽略的是,即便在最传统的行业,品牌的交替与翻覆,也是不惊觉间已是覆水难收之势。

曾经的20年里,五粮液都是中国酒业的王牌。茅台沉浸在“国酒”的名号中曲高和寡时,五粮液的年营收是其5倍。

那时的五粮液,是价格最高的酒,最具品牌知名度的酒,也是规模最大的酒,舆论谓之“酒王”。

然而,酒王正变得浑浊。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般的盛景,转眼成了“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似的怀古。

3

川酒甲天下,精华在宜宾。

蜀地温润的环境,造就了川酒的浓香,五粮液是其中最香的一个。

1915年,五粮液漂洋过海,代表中国白酒远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引发万众瞩目。其后改革开放,它又在市场经济中迅速壮大,成为四川第一品牌。

五粮液的发展离不开它的酿造古法,也离不开关键的推动者。时至今日,提及五粮液时,很多人还会在第一时间想到集团前董事长王国春。

在业内,王国春是个毁誉参半的人物。但不论功过是非,没有王国春,或许就没有五粮液的“酒王”。

1985年,39岁的王国春成为宜宾五粮液酒厂厂长,自此开始了长达22年的“统治”生涯。王上任时,五粮液只是一个中等规模的地方性酒厂,他离任时,五粮液正享受着“酒王”的最后荣光。

王国春胆子大、懂市场,很长时间里,其他酒业品牌只能跟随他的脚步。

比如,1989年,五粮液带头提价,这一变化直接奠定了白酒产业持续至今的价格体系。而同一时间,茅台还停留在作坊式生产,连国务院参评的“国家一级企业”都没能通过。

王国春在任期间,留下了很多类似的决策和故事,其中最关键、对五粮液影响最大的,是买断经营制度,以及其衍生而来的OEM授权制度。

这一制度曾帮助五粮液横扫四方,却成了其如今的桎梏。

1992年,王国春率先将买断经营制引入白酒行业,各大区的经销商得以大包大揽。他们以优惠的价格从酒厂进货,又以极大热情不断开拓市场,辅以猛烈的品牌攻势,五粮液很快四处开花,攻下全国市场。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茅台空瓶能卖四五百?
下一篇:茅台为民限价成饥饿营销 商战甩出五粮液几条街
不受“捐赠门”影响 茅台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不受“捐赠门”影响
热钱涌入万亿酒业 资本“饮酒”新周期开启
热钱涌入万亿酒业
三香争锋 浓香酒“天王山之战”在于品质表达
三香争锋 浓香酒“
战火再起 进入“深水区”的生肖酒还有搞头吗?
战火再起 进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