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非洲撤侨为取材背景的《战狼2》票房不断刷新历史纪录。剧中铁骨铮铮的硬汉吴京端着茅台酒瓶仰头痛饮的镜头,成为观影者尤其是年轻人热议的经典桥段。目前,白酒的消费主力还是中老年群体,但业内人士认为,年轻化已成白酒品牌不可避免的发展趋势。
《2016中国酒业白皮书》显示,60后和70后是白酒的消费主力军,80后和90后对白酒的依赖程度显著低于前者,90后又低于80后。“酒企必须正视年轻人不爱喝白酒的问题”,中华老字号专家委员会主任尹杰对《环球时报》记者分析道,21世纪初,中国白酒行业实现高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公务相关消费。近几年,这方面消费受到严格限制,未来,中国酒企必须赢得日渐壮大的年轻中产阶层市场。
白酒如何实现年轻化?尹杰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尽管由于管理体制、所有制等多方面因素,白酒企业整体上存在“船大难掉头”的情况,但这几年以茅台、汾酒等为代表的知名酒企在品牌年轻化方面还是做出了一些有益尝试,并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比如,茅台集团的子公司专为女性打造时尚酒,由酱香酒与天然蓝莓果汁调配,这款蓝莓利口酒2015年上市后不久,就借《欢乐颂2》赢得不少女性粉丝。劲酒则主打保健牌,集中宣传“以优质白酒为酒基,配以山药、枸杞子等中药材”。汾酒围绕王牌产品竹叶青打组合拳,在强调保健功能的同时,注重发挥酒基优势,专攻调制酒。
“老字号都需要新载体”,尹杰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畅销世界的伏特加及伴随日本料理而流行的日本清酒,其实都源于中国的清香型白酒。之所以它们更受年轻人欢迎,不仅因为其饮用方式多元化、度数较低,更因为它们找到了酒吧、居酒屋等适合年轻人的文化新载体。“纵观上述年轻化战略初见成效的企业,往往都是以‘低醉微醺’‘口感多元’为特色,而非局限于传统中式饭局上的开怀痛饮。”尹杰说。
当然更重要的是,“白酒企业要有足够的战略定力”,山西汾酒集团文化宣传部长柳静安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在针对年轻群体调整产品结构、细化产品品类的同时,从业人员应坚信,白酒既然能在中国传承数千年,自有其独特的吸引力和文化感召力:一方面白酒原料是五谷杂食,而且必须加酒曲发酵而成,以五谷养六脏,性偏温热,更适合中国人的体质;另一方面,白酒的饮酒文化贯穿中华文明史,早已成为每一代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不会轻易改变。“只要新一代中国人还在传诵‘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类的诗句,白酒的文化载体地位就不可能被动摇。”柳静安说。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