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中国酒业协会发布公告,对拟批准使用葡萄酒酒庄酒证明商标(第5504363号)标识的企业进行公示。
据公告显示,此次拟批准使用葡萄酒酒庄酒证明商标的企业共有北京波龙堡葡萄酒业有限公司、宁夏贺兰晴雪酒庄有限公司、山西戎子酒庄有限公司、朗格斯酒庄(秦皇岛)有限公司、山东台依湖葡萄酒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6家企业。
“这不仅是葡萄酒品质的象征,而且意味着整个生产和流通环节都是可以追溯的。”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王祖明表示。
1 发展酒庄酒是应时之举
当时,在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大众消费观念正逐渐转变,饮酒消费正在向低度、健康、营养型转变、过渡,而葡萄酒消费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逐渐升温。
自2000年以来,国产葡萄酒保持着年均15%的增量,是饮料酒中增幅最快的,但是,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人均葡萄酒年消费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从葡萄酒在整个酒类消费的占比来看,葡萄酒消费总量占比很低,增量空间不容小觑。
彼时,随着葡萄酒行业的发展,“酒庄”形式的葡萄酒企业在逐步诞生,为了更好地保护和规范酒庄,促其健康发展,2005年9月6日~7日,中国酒业协会牵头朗格斯酒庄、怀来中法酒庄等8家酒庄召开了“首届中国葡萄酒酒庄”会议。
虽然国内葡萄酒市场发展空间很大,当时的状况是,国产葡萄酒在中低端市场进行价格战、营销战,博得了一定量的市场空间。中高端市场正被进口葡萄酒逐渐入侵、蚕食,部分进口酒经销商通过创新营销模式,引导消费者尝试中高端酒。
当时,就有业内人士指出,未来,在中高端酒市场上,进口酒与国产酒将展开更为激烈的鏖战,作为厂商利润的主要来源和消费升级的需求,发展酒庄酒是应时之举。
“尽管正值忙碌的葡萄季节,各个酒庄还是给予足够的重视,所召集的8个酒庄全部到会。会议的气氛和效果出乎意料的好,在酒庄会议上感到了家人亲情般的气氛。大家畅所欲言,气氛和谐地讨论问题,使我看到酒庄群体的高层次和高品位。”著名葡萄酒专家郭松泉回忆起在朗格斯酒庄开会时的情景说,“由于准备充分,会议上主要听取了我的研究报告《探讨酒庄》、起草的《中国酒庄标准》和《中国酒庄联合会章程》等文件。”
“会议主要达到了相互了解、建立友谊、畅谈发展、规范酒庄,同时,当时的会议还品评了酒庄葡萄酒样品并重点讨论和修订了酒庄评判标准,意在规范行业发展的同时,优质企业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国产葡萄酒向优质化、高端化迈进,也为成立中国葡萄酒酒庄联盟打好基础。”有媒体曾这样报道首届酒庄酒会议在行业内的影响及意义。
2 壮大高端酒市场
在法国、美国等一些葡萄酒产业发展成熟的国家,国家通过立法对酿酒葡萄产量、品质进行严格控制,严格限制使用化肥和农药,而一些葡萄酒企业与农户签订种植协议不同,越来越多的大型企业和酒庄认识到原料保证的长远意义,一些国内知名酒庄,例如朗格斯、中法庄园等通过科学修剪、控制行间距等对酿酒葡萄进行限产,确保葡萄质量。
而在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葡萄酒酒庄酒”证明商标申请标准中就明确规定,葡萄种植、酿酒到灌装的全过程都是在酒庄完成;葡萄定植后第三年方可出产,并实行限产,亩产在1000公斤以下,对酿酒葡萄的种植标准做了限定,从而从源头上保证了品质。
2005年,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发起的酒庄联盟成立,酒庄联盟规定,进入联盟的企业产量不能超过1000千升,有利于酒庄进行精致生产、精品管理,这与现在倡导的“发扬工匠精神,进行品质酿造”不谋而合。由此可见,发展酒庄酒,有利于国产高端酒的发展壮大,国产葡萄酒与国际“对话”频繁。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