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界风云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解构年轻花式嘬酒党
·吉人吉酒丨吉林省举行酒类流通行
·坚守40年,秦池只为成就一瓶好酱
·连续2年销售额100%增长,看弱势
·不受“捐赠门”影响 茅台股价再
推荐文章
·让数字化浪潮来得更猛烈些吧!
·三香争锋 浓香酒“天王山之战”
·高端市场持续扩容,酱酒抢占秋糖
·消费者非理性购酒,要怎么破?
·梦之蓝M3升级版上市 名酒为何密
最热文章
·改制不彻底束缚豫酒发展 宋河酒
·37个批次白酒遭食品“黑名单”“
·锁炳勋退休,女将宁中伟执掌金种
·飞天茅台迎宾酒和遵义1935酒不对
·网爆白酒是由敌敌畏+酒精+自来水
·习酒也走起了小清新路线,推出了
·黄晓明投资的CAGO酒吧入驻成都
·茅台白金中华蜜酒上市
·泸州老窖系列酒价格表(仅供参考
·老村长推30元高档光瓶酒 光瓶酒
旗帜广告位
白酒市场春天真的来了吗?
2018-07-11 02:27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1月4日,贵州茅台集团宣布上调飞天茅台价格,茅台出厂价由819元提高到969元,终端建议零售价1499元,虽然提价了,但是市场缺货的现象还是很严重。按照飞天茅台1499元/瓶的价格来看,简单计算,2两茅台接近于1克黄金的价格。高档白酒近年来涨幅之大、利润之高,也许只有房地产业堪与媲美。

近期,除茅台、五粮液等一线品牌外,二线白酒也随着开始了一波涨价高潮。从去年11月开始,酒鬼酒、剑南春、洋河、水井坊等品牌也不甘示弱开始上调价格。

白酒相继涨价令人关注,难道白酒的春天又回来了吗?

虚假繁荣还是产销两旺

“我们旗下连锁都是卖1499元,但是只有不到两箱货。”重庆观音桥一家大型超市的烟酒专柜销售人员1月8日告诉记者,上一周超市茅台酒(指53°飞天茅台酒,下同)是断货的,只有柜上的展示酒,前两天供货商才送来两箱。

据重庆多个一级经销商透露,茅台在2017年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状态,往往打款几个月后才收到厂家的货。同时,由于厂家限制最高价,一些涨价或者变相涨价的经销商受到厂家处罚,经销商虽然大卖,但不敢大涨。

从去年12月15日开始,红坛酒鬼酒从498元上涨到568。水井坊从去年12月4日开始,典藏系列已经上调40元,井台系列上涨30元,臻酿8号及鸿运装上调20元。今世缘、剑南春、洋河等也都有不同幅度的上涨,汾酒宣布对青花30等11个产品暂停销售,下一步涨价已经可以预期。

“面对逐步开始沸腾的白酒市场,终端接受度如何还很难说。”此间业内专家指出,不同于去年行业价格触底反弹,今年的提价更多是企业自抬身价,但不等于市场的选择。总体看,人为拔高存在脱离市场需求的风险。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白酒行业整体向好,但也只有两款产品拥有绝对的主导权,一款为飞天茅台,一款为52度水晶瓶五粮液(即“普五”)。其余品牌仍难以做到主导产品的市场价格。在实际走访中,重庆家乐福超市的员工反映,目前高端产品仍以茅台、五粮液销售最佳,国窖1573作为传统名酒较洋河梦之蓝更受消费者青睐。但即便如此,在终端调查中,多家烟酒专卖店店主仍表示:近期,国窖1573的单瓶销售价格基本维持在850元左右,难以达到终端建议零售价969元,其他白酒品牌也可以给折扣。

白酒营销专家晋育锋认为,涨价是企业行动,但不等于消费者愿意买单。涨价到位与否需要一个过程,过程的长短与企业的市场营运能力和企业拥有的价格主导权有关,并不是每家酒企都能顺利涨价到位。厂家提高终端零售价格,虽然能让利渠道商,但在实际操作层面,涨价仍要符合市场真实的供需关系,否则容易出现市场泡沫、产品价格倒挂。

“此次高端白酒普遍提价,也体现出了我国白酒行业分化的现象。”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表示,现阶段我国白酒行业呈现出哑铃状结构,主要划分为价值型白酒和价格型白酒两大类。高端白酒消费者对于价格并不太敏感,因为很多人宁可喝少点也要喝好点。次高端酒企的提价则属一种被动行为,因其消费群体消费能力有限,属于价值型和价格型两种白酒的中间缓冲地带,可增长空间较小,渠道利润有限,所以其主动涨价的能力也相应受限。

“ 上涨 ” 的动因何在 ?

有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次的涨价,与名酒企都提前完成了去年的任务有一定关系。而元旦和春节是白酒销售的旺季,白酒市场价格坚挺,此时涨价是在为春节旺季的销售做准备。

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分析认为,近期白酒涨价的直接原因首先是茅台价格居高不下,诸多酒企为了避免与其他品牌拉开差距而被动式提价;其次,整个高端白酒回暖,马太效应凸显,名酒企为了保持核心产品竞争力而提价;再次,是出于对明年市场的信心提振,造舆论、做声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2007~2017的10年时间里,我国白酒行业产能虽然保持增长,但增速明显逐年放缓。其中,2011年达到增速最高点,2014年则出现底点。也就是说,行业自从2011年以后,产能已得到极大缩减,2016年的产能增速仅在3.2%左右。

经过4年的深度调整,由于整个行业近年来控制产能,产销之间有一定缺口,不能完全满足市场强势复苏的刚性需求,所以涨价就水到渠成。

除此而外,去年以来,白酒生产制造成本上涨很快。重庆某酒业公司负责人向记者表示,首先是酒厂的人工成本增加了10%;用粮食酿造的原酒每吨增长到4.5万~5万元,酿酒成本比过去增加了10%;受环保因素的影响,纸价升高,包装材料上涨了20%~40%不等。因为上述3大方面的增长,白酒成本增长30%~50%。

行业专家杨承平称,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等主流酒企在过去的两三年里已通过去库存、控量保价等措施,以市场供求关系取代了以往厂家主导产品的价格体系,管控效果很明显。这也让行业普遍认识到,控制投放—拉升价格—提振品牌,这个逻辑是非常实用的,而且这种举措一举多得,既实现了涨价目的,提升了品牌形象,又提振了消费信心,这也是导致高端白酒近来涨价的一大主要原因。

记者通过采访多位业内人士获悉,从去年9月开始,玻璃、原纸、瓶盖等原材料开始大面积涨价,部分原材料涨幅高达50%;同时,随着“史上最严限超令”的出台,致使运输成本急剧提升。尤其对于对价格更为敏感的低档酒来说,原材料成本的大幅度提升犹如“扼住”了其咽喉,不少低端酒品牌纷纷上调零售价格。低端酒企除了以涨价来应对成本上涨的压力外,也借助这轮行业性涨价的契机,按照零售价倒推通路价格,用提价的方式完成渠道价格秩序调整和产品价格张力。

最终博取市场的不仅仅是价格

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宋书玉表示:白酒行业“黄金十年”在2012年戛然而止,行业步入寒冬。经历了五年的深度调整期,从去年开始,逐渐地有价格回暖的迹象。消费者对知名度高、美誉度高的二线品牌白酒更加青睐。具有品牌、产品、渠道优势的企业在此次白酒行业回暖中表现尤为明显。白酒企业拼抢的“主战场”早已转向商务市场和个人消费市场。

“一线白酒产量仅占白酒总产量的 1% 左右,作为稀缺资源,一线白酒已经全面复苏。但优质品率一直是困扰产业的一个难题。”宋书玉说。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抑制价格过热 茅台宣布春节前放量供应
下一篇:高端白酒缘何涨势“熏天”?
不受“捐赠门”影响 茅台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不受“捐赠门”影响
热钱涌入万亿酒业 资本“饮酒”新周期开启
热钱涌入万亿酒业
三香争锋 浓香酒“天王山之战”在于品质表达
三香争锋 浓香酒“
战火再起 进入“深水区”的生肖酒还有搞头吗?
战火再起 进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