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外国语大学法学院张海斌副教授到山东出差期间,遭遇无数酒场后,发表了一则感慨饮酒文化的《山东归来不喝酒!》引爆网络,让我们见识一下来山东做客的友人了解一下山东酒场风俗吧。
以下为原文:
总算从山东回来了,而且是活着回来。
这是一件值得庆幸的事。
说起这次旅行印象最深的事,我想除了绮丽秀颖的风景,恐怕便是山东人的喝酒了。山东人善饮,这是众所周知的。这些天来,我们便亲见其酒桌上的海量与风范了。山东人不但善饮,而且善劝,其劝酒的水准达到了一种艺术的高度,却是我们意外的发现了。不讳地说,山东人的劝酒已骎骎乎形成一套精致且精湛的技艺了。这种技艺只有亲临山东并亲炙其味的人,才能窥其纤毫,并为之叹为观止。
首先,山东人的劝酒浸染着一股艺术的气质与善良的霸气。有板有眼,循循善诱,没有丝毫讨价还价的余地,恍如软刀子杀人,于温藉融和之间,让人酩酊大醉。而且,其敬酒每一杯都有每一杯的说法,每一种说法都有一套论证,人情世故,天文地理,深文周纳,无所不包,对被敬者构成了强大的论证,让人觉得不满饮此杯,简直枉披人皮矣。我的朋友彦新教授便极善劝酒,每次端杯,老兄都先要充分论证满饮的意义,每一杯都有每一杯的理由,引经据典,勾古稽今,让人有一种醍醐灌顶般的文化享受。这种劝酒的艺术与一些地方动辄“不喝此杯,便是看不起兄弟”之类的做法,自是另出机杼棋高一着矣。尤其可爱的是,劝到高潮时,老苏还能即兴背一首情诗助兴,声与情并茂焉,其情之真意之切,让人觉得不喝此杯简直有愧列祖列宗,即便手里端的是断肠散鹤顶红,也决不皱皱眉。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