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世上没有美酒,男人还有什么活头?”
——莫言
中国古代的文人对酒情有独钟,可以说是无酒不成诗了。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陆游:百岁光阴半归酒,一生事业略存诗;还有宋代范仲淹的“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成了古今多少人在饮酒时所追求的境界……
酒文化更是画家创作的重要题材,诸如文会、雅集、夜宴、月下把杯、蕉林独酌、醉眠、醉写……无一不与酒有关,无一不在历代中国名作里反反复复出现过。杜甫写过一首题为《饮中八仙》的诗,讴歌了贺知章、李琎、李适之、李白、崔宗之、苏晋、张旭、焦遂等八位善饮的才子。此后,《饮中八仙》也就成了画家们百画不厌的题材了。
01如果没有酒
就没有荡气回肠的李白诗篇
没有诗的人生是寂寞的,没有酒的诗歌是干涩的。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时时洋溢着诗情,处处弥漫着酒香。诗达意,酒传神,写尽人生。
论诗酒之道,当首推李白。他爱诗若痴,爱酒成狂,既具有侠客豪饮之风,也不失文人品茗之气。他经常醉着,却睁着一双世事洞明的眼睛;他就这么喝着,激扬文字中流淌着指点江山的豪情。他有理由爱酒,因为他明白“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他不能没有酒,因为只有在酒中,才有他涌动的生命。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