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与他分别后,我都会短暂的落寞。回想着曾经跟他在一起时的情景,内心就会格外安静,就想写下些什么。
这一次,我们因我们共同的朋友——在他是他的“小朋友”,在我是我的“老朋友”,而短暂相聚在辽东北的土地上:
一天一夜。三餐饭,近12个小时。聆听他与人讲话。间隔中,与他交流。从镜头中记录他,留下他那些平常却多少年以后注定都不能忘记的瞬间……
我差不多也算是和他相识近20年、被他所认可的他的资深“小朋友”了。由于都在酒圈子里,又差不多因为各自工作、经常在行业中行走,所以我们见面的机会相对别人更多些。尤其是在他退下来以后,参加行业的相关活动也比此前在职时更多些,所以我们见面的机会似乎也更多了一些。
这是我的福分。
我不能说对他太了解,但出于工作和私人两方面的原因,我累积了他太多的私人信息,比如,我能脱口说出他的出生年月,能流利地背得出他的身份证号码,了解他的主要家庭成员,熟悉他的常住地址,并且曾几次单独陪他到一些公司和公开场合。这些似乎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我对他显然还是有了解的。
因为了解,所以,在我的眼中,他会经常褪去那些光环,被我如是定性和评价:他只是一个本分、厚道的读书人;从小因为家贫,至今都保留着农民般的谦谨、勤勉和淳朴。又或者,现在我会跟人讲,他只是一个好脾气的老头儿,不要用“伟大”这么不接地气儿的“语词”关联他。但跟他在一起的时候越多,跟他研讨交流地越多,听他讲在关键时期的冲突与抉择取舍的事情越多,就越会格外深的觉得他平凡和平实中蕴含的不凡和伟大就越多,就越会觉得这个白头发老头儿的魅力越多。每多一次靠近他的结果,不是审美的疲乏,不是想离开,而是迫不及待地急切想期待下一次的见面和靠近。这样的感觉奇怪又奇特。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