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精彩,欢迎关注凤凰网酒业:
自古以来,我国传统文化推崇的是迎客以茶、送别以酒,但若放在当今之世,就显得太过繁文缛节了,现在宴席上是茶酒不分家,茶酒相容相得益彰。如今的宴席上经常出现这样的场景,“小弟不胜酒了,以茶代酒敬各位了”。当然,不排除确实有人酒量浅,但更多的是以此为借口,在以“茶”拒“酒”。本期话题酒评君(微信号:jiuping_cn)就和大家聊聊茶酒的话题。
酒评网文/易子城
千秋大业三杯酒,万丈红尘一壶茶。
先说“茶”
茶,其字出于《尔雅释木》:“槚,苦荼也”。唐代以前“茶”字的正体字为“荼”,直至唐代陆羽《茶经》面世,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 《茶经》中指出:“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又指出茶的名字,“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设,四曰茗,五曰荈”。
其实,茶最早发现与利用,是从药用开始的,“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而作为饮品,茶实则自西汉后期到三国时代才逐渐发展成为宫廷的高级饮料;从西晋到隋朝才渐趋成为普通饮料;而直至唐、宋时代,茶方是“人家一日不可无”的普遍饮用之品。
饮茶的逐渐普及,促进了茶文化的发展,也因此诞生了诸多的千古名句。比如唐代杨万里的“不待清风生两腋,清风先向舌端生”等;而苏东坡的回文茶诗更加令人拍案叫绝,正读为“红焙浅瓯新火活,龙团小碾斗晴窗”;其反读为“窗晴斗碾小团龙,活火新殴浅焙红”。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