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个顶厉害的人,奸雄误读的背后,他一生满满都是励志的故事。在门阀等级深重的东汉末年,出身于内臣干孙子的他,身份何等卑微,但他一生拼搏,终成定鼎天下的一代枭雄。曹操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汉子,他的情感连同抱负,都写进了他的诗里。尤其一首《短歌行》,曹操酣畅淋漓地唱出了他超越现实的焦虑,以及他悲悯的英雄气。
短歌行
曹操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一个千古谜题,至今无人能够勘破。目前学术界有四种说法: 一是《三国演义》中说,建安十三年末,曹操在赤壁大战前吟诵《短歌行》,这种说法影响最大但不可信,目前多认为只是作者虚构而已。二是求贤说,出自张可礼《三曹年谱》,“抒发延揽人才之激切愿望,盖与《求贤令》作于同时。”时间在建安十五年。但张可礼只是做出判断,但没有展开具体论证。三是万绳楠宾的“主唱和说”,他认为本诗作于汉建安元年,曹操迁汉献帝于许都之际,曹操与手下心腹的唱和之作。四是认为这首诗作于建安二十一年五月,招待乌丸行单于普富卢的宴会上。
这四种说法究竟哪个是真的,小编并不很care,关注诗句本身才是王道!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