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骑河滩猎盛秋,至今血清短貂裘。谁知老卧江湖上,犹枕当年虎髑髅。
——南宋·陆游《醉歌》
南宋诗人陆游的这首《醉歌》,并无一个酒字,但却饱含了醇厚的醉意。而且,这醉意,与他在《钗头凤》里“一怀愁绪,几年离索”的痴怨有别,也和《游山西村》中“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的闲适不同,更深切地体现出诗人“不平则鸣”的内心。
据说这首诗是陆游在82岁时所作,怀念他在中年时期戎马西北的生活。陆游,字务观,号放翁,绍兴人,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他出生于北宋灭亡之际一个仕宦名门、诗书世家,高祖陆轸是大中祥符年间进士,官至吏部郎中;祖父陆佃师从王安石,官至尚书右丞;父亲陆宰北宋末年出仕不久,北宋遭际靖康之难,南渡后因主张抗金受排挤,归家隐居。特殊的年代和特殊的家庭,使幼年的陆游饱经家国不幸的苦痛。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