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界风云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解构年轻花式嘬酒党
·吉人吉酒丨吉林省举行酒类流通行
·坚守40年,秦池只为成就一瓶好酱
·连续2年销售额100%增长,看弱势
·不受“捐赠门”影响 茅台股价再
推荐文章
·让数字化浪潮来得更猛烈些吧!
·三香争锋 浓香酒“天王山之战”
·高端市场持续扩容,酱酒抢占秋糖
·消费者非理性购酒,要怎么破?
·梦之蓝M3升级版上市 名酒为何密
最热文章
·改制不彻底束缚豫酒发展 宋河酒
·37个批次白酒遭食品“黑名单”“
·锁炳勋退休,女将宁中伟执掌金种
·飞天茅台迎宾酒和遵义1935酒不对
·网爆白酒是由敌敌畏+酒精+自来水
·习酒也走起了小清新路线,推出了
·黄晓明投资的CAGO酒吧入驻成都
·茅台白金中华蜜酒上市
·泸州老窖系列酒价格表(仅供参考
·老村长推30元高档光瓶酒 光瓶酒
旗帜广告位
五处酿酒遗址中的“小窖”
2017-08-01 15:53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相继的历史

五处酿酒遗址中,距今最为久远的应该是李渡烧酒作坊遗址。

2002年,江西考古人员在进贤县李渡镇发现了一处烧酒作坊遗址。这处遗址展现了不同时代的酿酒遗迹,是目前中国年代最古老的一处白酒作坊遗址,还为我国白酒酿造工艺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对研究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我国白酒历史、饮食文化和古代经济等,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与科学价值。

李渡烧酒作坊遗址位于南昌市进贤县李渡镇江西李渡酒业有限公司内,又称李渡无形堂元代烧酒作坊遗址。发掘显示,该遗址的文化堆积可分为六个时期,从元、明、清延续至近代、现代,其中南宋层未发现酿酒遗迹,其他各时期的酿酒遗迹都非常丰富,有水井、炉灶、晾堂、酒窖、蒸馏设施、墙基、水沟、路面、灰坑和砖柱等。

漫步在李渡酒厂的古窖池车间里,从元朝、明清到民国时期然后到现代的不同窖池犹如一位位时光老人在诉说着各自的酿酒故事。

同样历史可以回溯到元代的还有河北的刘伶醉古烧锅遗址和水井坊遗址。该遗址位于河北徐水县刘伶醉酒厂第一酿造车间内。该遗址建于金元,已有800多年历史,其中主要包括16个古发酵池、一口水井及部分挖掘出土的酒用陶器。

水井坊遗址位于成都老东门大桥外,是一座元、明、清三代老烧坊遗址。1998年8月,四川全兴股份有限公司改造曲酒生产车间时,发现了该遗址。

泸州大曲窖池群和剑南春天益老号酒坊遗址则属于较晚的明清时期,但也正是因为距今时间相对不是太久远,也就更加完善地保存下更多的酿酒设施。

泸州大曲窖池群内的四口明代窖池于199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余1615口百年以上窖池及酿酒作坊于2007年6月,被四川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第七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中国至今仍然唯一持续酿造白酒的窖池群,其1619口百年以上窖池的规模和活文物属性,堪称“世界酿酒奇迹”。

剑南春天益老号酒坊遗址,是一处规模宏大,布局配套设施齐全、遗迹保存较为完整、特色鲜明的清代酿酒作坊群。该遗址是由茶盘街、棋盘街两侧的多个清代作坊构成的“前店后坊”式格局的酒坊遗址,分布面积约120000平方米。分布面积大、作坊多,保存较好,全国罕见。

相通的文明

烧酒、毛笔、陶器、夏布是古时李渡镇四大传统物产之一。因当地井水水质优良,味美甘冽,久贮不混,自古就有“做酒酒香,做豆腐无双”的说法,李渡白酒也获得了“闻香下马,知味拢船”的美誉。

至清朝时,随着李渡镇蒸馏酿酒工艺的成熟,当地兴建了不少酿酒作坊。如今的李渡烧酒作坊遗址便是李渡镇曾经的作坊之一。2001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考古调查和对相关文献资料加以研究的基础上,对李渡烧酒作坊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达300平方米,遗址总面积约1600平方米,除了水井和酒窖,考古人员还挖掘出了炉灶、晾堂等建筑设施,极大地丰富了江西省考古学研究内容。

同样在酒业考古层面有重大突破的还有河北省,刘伶醉烧锅遗址的发现,为研究华北地区乃至我国白酒酿造工艺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为我国的白酒行业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从目前已知的考古资料看,刘伶醉古烧锅遗址是中国蒸馏酒的发源地之一。2006年,刘伶醉烧锅遗址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8年9月,原河北省文物局副局长谢飞,石永士教授及有关专家,对古烧锅遗址及出土文物进行了鉴别和认定。他们一致认为,古烧锅遗址,做为历史的见证,对探讨和研究蒸流酒的起源,提供了实物依据。

值得注意的是,五处遗址中,剑南春天益老号酒坊遗址、泸州大曲窖池群和水井街酒坊遗址同处四川,相近的区域民俗也造就了相通的文明脉络,可以看来,蜀地酒香是自古有之而连绵不绝。

水井街酒坊遗址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设施最全面、极具民族独创性的古代白酒酿造作坊,被我国考古界、史学界及白酒界誉为中国白酒的“无字史书”。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对剑南春酒坊遗址的考古总结中认为,遗址的考古发现, 是继全兴水井坊遗址和李渡烧酒作坊遗址之后, 国内又一次近代城市工业考古工作,发掘成果不仅丰富了我国城市工业考古的研究内容, 同时也为名优白酒“ 剑南春” 的酿造历史提供了实物资料。

相似的“小窖”

泸州老窖“ 温永盛” 糟房位于沪州市市中区中营沟21号, 即沪州老窖酒厂一车间一组, 共有百年以上窖池57口, 其中明代窖池4口, 清代窖池53口, 占地总面积1960平方米。窖池皆为长方形, 横纵向排列不等。

据泸州市博物馆1993年出版的图书资料显示,明代一号窖池:长6.8米, 宽4.2米, 池坑高2.2米;明代二号窖池:长6.9米、宽3.4米, 池坑高2.25米;明代三号窖池:长6.6米, 宽3.0米, 池坑高2.33米;明代四号窖池:长7.6米, 宽3.9米, 池坑高2.45米。

清代窖池53口, 位于糟房东南角和西北角, 横向、纵向排列不等,这53口窖池建造时间在清咸丰、同治年间。形状皆为长方形, 长度在6.8米至8.0米间不等, 宽度一般为3.5米左右。

在李渡烧酒作坊遗址各个时期的遗存中,有水井、炉灶、晾堂、酒窖、蒸馏设施、墙基、水沟、路面、灰坑和砖柱等,展现了不同时代的酿酒遗迹,其布局合理,设施配套,工艺独特,向人们展示了我国南方白酒生产在工艺技术上的进步。

最为特别的是,发掘的22个酒窖中,元代酒窖13个,直径约0.65~0.95米,深约0.56~0.72米;明代酒窖9个,有6个至今仍在使用,直径0.9~1.1米,深约1.52米。

而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记载也显示,挖掘出的曲尺形窖位于1T507西部, 开口第2层下, 方向45°,窖口内框长2.5宽0.65~1.6米, 窖深0.9米。直壁、平底, 口底大小相当。窖壁和底部由三合土砌作, 表面徽白灰。窖内填土杂乱, 多为碳灰渣、石块、三合土块等, 包含较多青花瓷片、粉彩瓷片和釉陶片等物, 另出土数枚“乾隆通宝”,估计该窖是专门用于培养窖泥的。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政府背景基金1.5亿元投资1919孙公司,“重管理、轻资产”迈出坚实一步
下一篇:个性化时代的小窖酿造
不受“捐赠门”影响 茅台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不受“捐赠门”影响
热钱涌入万亿酒业 资本“饮酒”新周期开启
热钱涌入万亿酒业
三香争锋 浓香酒“天王山之战”在于品质表达
三香争锋 浓香酒“
战火再起 进入“深水区”的生肖酒还有搞头吗?
战火再起 进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