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业动态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彩陶坊天时·名家讲坛”河南人
·首个“凤香型酒城”项目启动,传
·谱写时代华章,让诗酒温暖每个人
·劲牌:16载“阳光”护佑求学梦(
·青花汾酒30·复兴版 重新定义高
推荐文章
·美酒佳酿再聚酒城,中国沈酒热点
·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与川媒体交流
·黄河文明与酒文化渊源探索系列活
·红色遵义·神秘酱香——2020中国
·劲牌毛铺年份匠荞在汉发布
最热文章
·于谦出白酒 众筹99元/瓶起-375ml
·茅台商城官方放货实行可预约
· 安宁烧酒,源自宜宾
·高端新品枝江“楚天神韵·大师原
·2013年白酒行业三大发展特点
·今世缘推出新品“国缘V9”,价格
·“枝江印象”专卖店华晟商行隆重
·抽烟、喝酒、烫头的谦哥要出白酒
·中金再挺茅台五粮液:10年营收利
·中国酱香白酒的市场前景及应对策
旗帜广告位
国产精酿啤酒依赖“洋规则”
2017-05-25 17:36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近日,记者调查精酿啤酒市场发现,作为舶来品的精酿啤酒,在中国消费市场还没有明确的生产标准以及产品定义,一直引用美国精酿啤酒厂的定义标准来弥补标准缺失的短板。这导致近两年以高端啤酒身份在国内渐受消费者追捧的精酿,在认知度不高、标准缺失的情况下,销售市场普遍存在产品鱼龙混杂、质量参次不齐等问题。业内人士对此指出,“洋标准”不完全适合中国精酿啤酒且没有法律实效,目前国产精酿啤酒规模小,消费者认知度低,该产业仍有待规范和检验。

自有标准缺失

5-9月,是北方啤酒行业的销售旺季。记者近日调查酒类市场发现,前几年冷门的精酿啤酒,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已经发展成为当下啤酒消费人群的消费新宠。从街边酒类便利店到酒馆,各式各样的国产精酿啤酒成为吸引客人的点单招牌。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国产精酿啤酒市场火热,但这一新品类在国内缺乏专项政策规范以及管控,至今仍在沿用美国精酿啤酒厂的定义标准。

公开资料显示,精酿啤酒用来区别于大部分常见的工业啤酒。这与其口味是苦是甜、是香是酸,酒精度的高低并没有直接关系。由于精酿啤酒这个概念由美国人发起,所以国内精酿啤酒一直引用美国酿造者协会对精酿酿造者的要求。

对此北京自酿啤酒协会会长李威表示,目前国内精酿啤酒确实仍参考美国精酿啤酒厂定义标准:首先,精酿啤酒厂必须持有75%以上的股权,保证企业独立性;其次,每家精酿啤酒厂年产量不能超过600万桶,规模不能很大。再次,精酿啤酒厂需要坚持传统酿造工艺,在原料的添加上绝对不能站在成本的角度做减法。

业内人士指出,精酿啤酒引入中国后没有形成固定的消费圈,整个产业没有代表性。所以在有针对性的国家标准出台前,国产精酿啤酒只能引用美国标准,弥补产业标准缺失的短板。但美国对精酿啤酒厂的定义标准不完全适合中国精酿啤酒,国产精酿啤酒有自己的特点。相比美国精酿啤酒产业,国产精酿啤酒规模小、消费者认知度低,发展处于萌芽状态。

记者先后采访5家精酿酒馆工作人员后得知,目前精酿啤酒还没有大规模地被国内消费者熟悉,部分消费人群选择精酿啤酒是凭个人偏好,但更多人消费精酿啤酒是对高端啤酒概念的追求。

量小未成主流

据悉,国产精酿啤酒在近几年才真正兴起,仍属小众产业,既未形成成熟产业链,也没有规模化运营,所以在国家范畴中,对精酿啤酒的认识程度比较低,也没能预测出该产业会成为一种行业趋势。“国内针对精酿啤酒的管控标准相对滞后产业发展,而这已经成为精酿啤酒行业新常态。”中国食品产业评论员朱丹蓬说。

资料显示,目前中国啤酒市场规模在2000亿元左右,进口啤酒的比例不足1%,国内精酿啤酒所占市场份额约0.1%,当下以40%的速度实现增长,未来或将达到3%的体量。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中国市场中精酿啤酒仍然以进口精酿为主,进口精酿与国产精酿啤酒的占比为9:1。

可见精酿啤酒整体体量小,生存环境受限。其中国产精酿啤酒相较整个啤酒行业而言,还属于备受追捧的“个例”。不可否认的是,精酿啤酒现在属于中国啤酒消费的顶端产品,随着中产阶级新生代崛起以及商务人群消费需求,精酿啤酒将逐渐发展成规模、产业链成熟的高端啤酒产业,但这需要时间。朱丹逢指出,当国产精酿啤酒产业进一步形成一定气候和群体后,国家对精酿啤酒的管控标准自然应运而生。预计在2018-2019年底,国家将会有针对精酿啤酒产业的相关政策出台。

市场乱象难断

李威告诉记者,国内很多精酿啤酒商家最初都采用前店后厂模式,在一定规模内,商家使用自有酿酒设备在店内进行酿造和出售,属于合法行为。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自产自销的商家层出不穷,整个精酿啤酒产业处于野蛮增长阶段。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国内管控标准缺失,“洋规则”只具有参考意义而没有法律实效,因此国产精酿啤酒市场品牌鱼龙混杂、产品定价混乱、质量参差不齐成为普遍现象。

在记者调查的5家酒馆中,精酿产品数量最少10种,最多超40种,近半精酿啤酒产品名称未对酿造原料或啤酒种类做出适当标示,没有可供消费者参考的产品信息。精酿啤酒的价格整体在20-80元/杯的高价格区间,由商家自由发挥,整体呈现出多、杂、乱的特点。

据悉,工业啤酒和精酿啤酒均有生、熟之分。精酿生啤以及工业鲜啤一般均使用酒桶盛放;精酿熟啤以及工业熟啤则经过杀菌程序,以瓶装、罐装的形式出售;未经过杀菌的精酿啤酒成分中均含有活性酵母。除部分商家会打着精酿啤酒的名义,向消费者出售桶装的工业鲜啤以假乱真外,有些精酿啤酒商家在销售时也不会明确告知消费者瓶装、罐装的精酿啤酒里没有活性酵母,存有混淆、误导消费之嫌。

此外,调查结果显示,北京市场中的精酿啤酒馆,旺季补货周期大概在半个月至一个月。李威指出,精酿鲜啤的保质期一般在一周左右,而经过杀菌的精酿啤酒保质期一般为一年。精酿啤酒馆店内产品七天内难完成动销,啤酒质量难以保障。同时经记者随机送检精酿啤酒后发现,一款标示为帝国精酿茯茶啤酒(双龙啤酒)355ml的美国进口精酿啤酒中,竟然含有细菌成分,质量堪忧。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秦皇岛市与中国酒业协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下一篇:行业格局变化下苏酒呈现的新特点
2020格鲁吉亚官方大师班巡展来了,葡萄酒大师朱利安主
2020格鲁吉亚官方大
产区溯源,“双循环”落地白酒产业关键
产区溯源,“双循环
“双循环”为东北酒带来发展契机
“双循环”为东北酒
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与川媒体交流共商川酒发展大计
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