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品种类别 > 啤酒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唤醒灵感时刻 引领时尚潮流 青岛
·绿色为天目湖啤酒添魅力
·浙江市场的百威、红石梁啤酒今起
·雪花啤酒山西新厂10月投产
·青岛啤酒与美团点评达成战略合作
推荐文章
·“青
·重啤推出新品向家坝啤酒
·
·海陆空铁全开,还有“冰上啤酒节
·欢聚中超,青岛啤酒观赛派对过“
最热文章
·乌苏啤酒被嘉士伯收购后该何去何
·福建雪津啤酒集团被收购
·贵州乾交所白酒交易平台上线 预
·燕京啤酒兄弟酒108兄弟罐全家福
·黄晓明成为青岛啤酒纯生的代言人
·泰山天地爽啤酒换新装
·青啤加入上海合作组织“朋友圈”
·华夏酒报:珠江纯生原浆啤酒上市
·青啤携手银麦合绘山东啤酒业新版
·青岛啤酒德国寻源 喊你一起畅游
旗帜广告位
击破中国啤酒三大谣言
2017-02-20 15:26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国内啤酒领域长期存在三大谣言:“使用啤酒花浸膏的就是‘化学啤酒’、‘啤酒肚’是喝啤酒喝出来的、啤酒嘌呤含量高导致痛风。”新年伊始,中国啤酒对三大行业谣言一一进行破击。

1月17日上午,由中国酒业协会、中国食品辟谣联盟和新华网主办的“2017中国啤酒辟谣论坛”在北京举行,众多行业权威专家对三大啤酒谣言及认知误区逐一击破,并进行科学还原真相。

事后,著名啤酒营销专家方刚对此评论,“一个健康的行业,妖风一定很少,中国啤酒行业做了一件大事。”

谣言损害行业声誉

在互联网以及社会媒体日益发达的当今,信息交流越来越便捷的同时,谣言也飞速传播,特别是微博、微信及朋友圈的转发,使一些谣言得到了“病毒”式的传播。在众多谣言中,食品行业是谣言的重灾区。而啤酒作为大众日常消费品之一,也未能幸免于难。耸人听闻的标题和内容通过社交媒体大量传播转载,市场上盛行的谣言,使其深受其害,给消费者带来了困扰,也损害了啤酒业的声誉,给行业和国家带来了较大的损失。

中国酒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啤酒分会秘书长何勇对此表示,成立“2017中国啤酒辟谣论坛”的初衷,就是向消费者还原啤酒最为真实和科学的本来面目,提高公众科学素养,向公众传播正确的啤酒知识和文化。

何勇指出,谣言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生产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因此行业及媒体要向公众普及正确的啤酒文化,引导公众走出啤酒认知误区。

一些行业人士也对啤酒流言深信不疑,我们在网络上搜索“啤酒肚”、“痛风”、“啤酒花浸膏”等关键词发现,上述相关信息多达上百万条。多年来,这些关于啤酒的谣言与误解经久不衰,甚至愈演愈烈,让消费者无所适从,也使行业蒙受不白之冤。

比如网络中充斥着大量帖文称,“啤酒花浸膏是化学制剂,使用啤酒花浸膏的就是化学啤酒”。还有谣言称,“啤酒花浸膏是一种抑制啤酒微生物繁殖的化学物质,饮用将会有头晕、心悸等反应,对人体产生危害。”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以“啤酒肚”来说明一个人的肥胖程度,所以很多人得出,啤酒肚是喝啤酒喝出来的。此外,在公众的普遍认知中,“喝啤酒导致痛风”是流传最广、最为普遍的一种说法。

我国啤酒行业经过多年高速发展,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已进入寡头贴身肉搏阶段。但近年来,受经济增速放缓、消费环境整体低迷等因素影响,啤酒产量增速不断下滑,2014年,中国啤酒产量首现负增长。

何勇指出,啤酒行业连续两年产销量出现下滑,其中有产品结构的市场适应性问题,也有季节性气候问题,同时与啤酒在消费者心目中形成的负面形象不无关系。啤酒行业的健康发展面临谣言和负面传言的困扰,不实谣言固然需要解读,而夸大传言也需要澄清。

三大谣言一一破

在2017中国啤酒辟谣论坛上,众多权威专家一致指出,有关“酒花浸膏不安全,会降低啤酒质量甚至不利健康”的说法是无稽之谈。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副院长张五九对《华夏酒报》记者表示,这是一种误解,“不明真相的人士将使用了二氧化碳酒花浸膏制造的啤酒误传为化学啤酒。”

张五九说,啤酒花是制造啤酒的必需原料之一,主要是为啤酒提供苦味和酒花香味,产生苦味的物质来源于酒花中的苦味酸,将酒花中的苦味酸提取出来,再用于啤酒制造,不但可以大大提高酒花的使用效率,也可以使苦味物质更纯。

“二氧化碳是一种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毒的气体,是人体呼出气体的主要成分。二氧化碳在高压下可以变成界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一种超临界流体,这种超临界流体具有液体的高溶解性,也同时具有气体的高扩散性。”张五九表示。因此使用超临界二氧化碳可以高效无污染地将酒花中的苦味物质提出来的,再用于啤酒制造,是一种先进的、合法的、无害的物理萃取技术,和化学制剂无关。

“喝啤酒导致痛风”也没有科学依据。权威专家指出,啤酒嘌呤含量高导致痛风发病率高,这是不正确的说法。

痛风是一种现代社会常见的疾病,是尿酸结晶沉积于关节(关节腔滑液内尿酸钠结晶形成为特征)、软组织、骨骼、软骨和肾脏等处引起组织的异物炎症反应,临床表现为高尿酸症。

中国中医科学院基础理论研究所教授于智敏告诉记者,“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约有80%原发性高尿酸血症和痛风属于多基因遗传病,由嘌呤代谢有关的限速酶的基因变异,导致人体自身嘌呤代谢紊乱引起。而继发性高尿酸血症则是饮食、治疗导致的尿酸增多,或是肾脏疾病或某些药物所致尿酸排泄减少。”

于智敏表示,痛风与啤酒的关系要分成两部分来看,一是喝啤酒能不能导致痛风,二是痛风病人能不能喝啤酒,不能一概而论。痛风患者是嘌呤代谢失常,临床上要求禁用或慎用啤酒。

而喝啤酒会不会导致痛风?导致痛风病的原因是非常多的,和啤酒并没有直接关联。对于那些嘌呤代谢失常的人,处在痛风病发作前期,过量饮酒导致人体酒精代谢失常,会诱发痛风,所以不恰当地、过量饮酒是主因。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营养传播室主任刘爱玲说,研究表明,人体20%的嘌呤来自食物,高嘌呤食物(如海鲜、豆类、菌类等)的过量摄入会使血液中嘌呤含量增加,从而导致血尿酸增高。对于痛风病人,需要适当限制饮食中摄入的嘌呤含量。专家表示,每1kg食物嘌呤含量低于250mg的为低嘌呤食物,可照常食用,嘌呤含量250~1500mg的食物限制食用,高于1500mg的为高嘌呤食物,应避免食用。而研究发现国内常见啤酒中总嘌呤含量在38至151mg/L之间,平均总嘌呤含量为74.9mg/L。从医学角度出发,啤酒属于无限制食品。

张五九也驳斥了“‘啤酒肚’是喝啤酒喝出来的”谣言。他表示,“啤酒肚”本是一个比喻性的名词,文学修辞手法是代指,这是一个被广泛误解的名词,其原本是形容肥胖的肚子就像刚喝过几瓶啤酒之后鼓起来的样子。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雪花第一酿造走进哈尔滨工厂:雪花如何用声波来酿造啤酒?
下一篇:青岛啤酒联手肯德基新春送贺礼
青岛啤酒与美团点评达成战略合作,为消费者共创美好品
青岛啤酒与美团点评
有颜有料,85万粉丝涌进青啤直播间,掀起全网“囤酒热
有颜有料,85万粉丝
4.25青啤直播夜 钢琴王子郎朗在线向你发起邀请
4.25青啤直播夜 钢
4.25青啤直播夜 在线寻“锦鲤”送六重惊喜
4.25青啤直播夜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