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好,品牌多。这是中国市场和消费者对于进口法国葡萄酒的普遍印象。那么过去的十年里,在法国本土和中国市场上,被消费者们饮用最多的法国葡萄酒,分别是哪一个品牌?这两个问题很可能指向同一个答案:玛茜(ROCHE MAZET)。这个已经多年蝉联法国本土葡萄酒零售销量榜首的“国民葡萄酒”品牌,同样也赢得了中国消费者的认可,从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十年来,玛茜品牌在中国市场总销量超过3000万瓶。在一直被认为是“品牌集中程度极低”的原瓶进口法国酒领域里,据估算,玛茜品牌目前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已经率先突破2% ,已经成为一只成色十足的“黑天鹅”。
玛茜中国十周年活动现场
10月18日,玛茜品牌的生产商法国卡思黛乐(CASTEL)集团,与中国市场运营商建发酒业,携手在福建厦门举办玛茜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十周年庆典,首度向进口酒业界揭开了玛茜这一“现象级”商业成就背后的奥秘,并隆重发布象征双方合作十周年的“玛茜十周年典藏纪念酒”。
吹响市场“集结号”:法国“国民酒”蓄力领跑
玛茜品牌由欧洲最大葡萄酒企业法国卡思黛乐集团于1998年创立。按照法国着名酒水类杂志《Rayon Boissons》的统计, 截至2015年,玛茜已经连续多年蝉联法国本土商超销售排行榜的第一名,而商超正是法国葡萄酒零售业占比超过七成的主流渠道,是法国普通消费者选购葡萄酒的首选场所。2015年,仅在法国本土就售出了4010万瓶玛茜葡萄酒。对于只有6000多万人口的法国而言,玛茜可谓是不折不扣的“国民葡萄酒”品牌。
与此同时,玛茜也是进入中国市场最早、最成功的法国葡萄酒品牌之一。2006年,建发酒业签约成为玛茜中国市场品牌运营商。据建发酒业总经理陈旭光披露,玛茜品牌进入中国不到一年就被市场接纳,2008年即成为国内法国进口葡萄酒的第一品牌。在过去的十年里,玛茜品牌在中国市场的累计销量超过3000万瓶,而其中2015年的销量则更是达到了400万瓶之多。
这一业绩有着特别的意义。根据海关总署此前披露的数据显示,2015年度法国瓶装葡萄酒进口总量为1.66亿升,约可折算为2.21亿标准瓶。考虑到酒业界的合理库存比例,不难推算,玛茜品牌去年在终端销售市场上占有的总份额已经超过2%。
自从进口葡萄酒市场结束2013-2014年的盘整期,重回增长轨道以来,在数以千计的浩大竞品阵容中,玛茜是第一个达到这一市占率水平的法国葡萄酒品牌。
在进口葡萄酒行业里,法国酒曾被长期视为品牌集中度极低的市场领域。也正因如此,玛茜品牌所取得的这一业绩突破,足以引发不容忽视的“黑天鹅效应”。这向业界释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随着中国消费者群体的日渐成熟,法国进口葡萄酒市场已经开启了品牌集中化的“洗牌”进程,未来整个市场还将进一步向着大品牌和优势产品集中。
解密热销产品“基因”:高辨识度迎合中国市场特征
在谈及玛茜进入中国十年来所取得的市场业绩时,陈旭光首先指出,法国葡萄酒在整体品质和风格多元化方面的显着优势,向来为中国普通消费者所广泛认可。因此,玛茜品牌丰富的产品线和尤为过硬的产品品质,为该品牌的市场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除此之外,玛茜在产品领域里还保留着一项独有的优势。专程来华参加周年庆典的卡思黛乐集团全球葡萄酒业务总裁阿兰·卡思黛乐先生,特意对此作了一番详细的介绍:“玛茜品牌是法国‘地区品牌酒’的开创者。这类产品选用法国各大产区有代表性的单一品种葡萄酿造,在产区传统与大众口味之间建立起了微妙的平衡,也由此形成了玛茜品牌独树一帜的产品风格。”阿兰·卡思黛乐如是说。
而在当代中国市场,法国葡萄酒总体上来说仍然是一种舶来品。它拥有一套庞大而瑰丽的专业知识和文化体系,但普通消费者要完全掌握这一体系毕竟是需要时间的。如果要求他们像专业品酒师一样快速觉察出复杂而细微的配方差别,未免就脱离了中国的市场实际。
“中国消费者需要的是拥有鲜明识别特征的优质产品,让他们仅凭借自身体验,就能清楚、明确地‘辨认’出自己所喜爱的那款葡萄酒。”陈旭光认为,作为法国“地区品牌酒”的标杆,玛茜所提供的正是这样的产品。
玛茜中国十周年
据了解,目前玛茜品牌在中国市场上销量最大的几款产品,均属于‘地区品牌酒’类别;而为了纪念玛茜进入中国市场十周年新近推出的“玛茜十周年典藏纪念酒”,选择的也是赤霞珠单一品种酒。这款原计划销售10万瓶的玛茜十周年典藏纪念酒,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里就被经销商抢订一空,而在一个月的预售期结束时,总订单量高达22万瓶。
“这款纪念酒取得如此惊人的预售业绩,充分证明了玛茜品牌强大的市场号召力,也证明当前的中国进口葡萄酒市场,并不是一味地在寻求低价。”陈旭光说,“像玛茜这样既具备优良品质,又具备鲜明识别特征的品牌,完全能够博得消费者的青睐。”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