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业动态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彩陶坊天时·名家讲坛”河南人
·首个“凤香型酒城”项目启动,传
·谱写时代华章,让诗酒温暖每个人
·劲牌:16载“阳光”护佑求学梦(
·青花汾酒30·复兴版 重新定义高
推荐文章
·美酒佳酿再聚酒城,中国沈酒热点
·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与川媒体交流
·黄河文明与酒文化渊源探索系列活
·红色遵义·神秘酱香——2020中国
·劲牌毛铺年份匠荞在汉发布
最热文章
·于谦出白酒 众筹99元/瓶起-375ml
·茅台商城官方放货实行可预约
· 安宁烧酒,源自宜宾
·高端新品枝江“楚天神韵·大师原
·2013年白酒行业三大发展特点
·今世缘推出新品“国缘V9”,价格
·“枝江印象”专卖店华晟商行隆重
·抽烟、喝酒、烫头的谦哥要出白酒
·中金再挺茅台五粮液:10年营收利
·中国酱香白酒的市场前景及应对策
旗帜广告位
加强产区合作,彰显中国风范
2016-10-08 17:29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2016年9月5日~7日,以“相约葡萄酒城·共促开放合作”为主题的“河西走廊第六届有机葡萄美酒节”在这座美丽的西北城市武威隆重拉开帷幕。

河西走廊在中国的葡萄酒产区当中是历史文化积淀,尤其是葡萄酒文化积淀最深的一个,“葡萄美酒夜光杯”誉满中外。这个区域又有独特的风土条件,还是冷凉地区,适合有机葡萄的生长,也适合像黑皮诺这样名贵的冷凉地区葡萄品种生长。河西走廊打有机葡萄酒品牌在全国也是率先的,改革开放这些年来,河西走廊异军突起,尤其是在优质葡萄基地的建设上,走在了全国的前面了,达30多万亩,占全国的80%。

美酒节期间,关于成立中国葡萄酒产区联盟的倡议,我非常赞同,在今年6月于山东烟台举行的中国葡萄酒论坛上,与会成员通过的《烟台共识》,就提出了这样的思路。应该说葡萄酒产业的发展真正有产区的概念还不是太久,我从事葡萄酒产业已经有二十年了,在蓬莱干了十年多,后来又到烟台市和其他几个区域去,亲自参与和见证了中国葡萄酒的发展历程。

早期葡萄酒产业的发展基本是企业各自为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终身名誉院长李华从欧洲回来推动国家实现了葡萄酒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制度,第一批有四个产区,包括烟台产区、贺兰山东麓产区、昌黎产区和沙城产区。但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产区,因各地的区域规划和相应的配套政策还不健全,商贸、科技、人才、文化、教育等支撑力量还不够,企业也远没形成集聚效应。后来随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消费市场日趋活跃,国产葡萄酒也异军突起,葡萄酒业有了高歌猛进发展的十年,不仅大企业迅猛崛起,热爱葡萄酒的这一批企业家们的加入,催生了大批中小酒庄和营销企业。在适合葡萄酒生产的各个区域,政府强力引导,大力扶持,有效组织,人才等各要素也集聚发展,由早期的几个产区形成了全国的十大产区和更多的中小产区。产区发展的十多年,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需要相互交流借鉴。

另外,十年的高歌猛进之后,几年来,产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个是来自国外葡萄酒的激烈竞争,另一个是国内严控“三公消费”,产业的泡沫破裂,整个产业进入了深度调整时期。一系列新问题摆在全行业尤其各产区面前,共同的机遇,共同的挑战,共同的诉求,使各产区都有加紧合作交流的强烈愿望。这次会议能够提出一个产区联盟的概念,抓紧促成产区之间的互动合作是非常必要的。

有利于集思广益,凝聚共识

有利于集思广益,凝聚共识。产业发展到今天需要全行业各个产区凝聚共识。新常态让葡萄酒产业面临着产业转型和动力转换,面临着去泡沫化和深度调整。在新常态下,怎样看未来,怎样坚定行业自信和产区自信。毫无疑问,研究我国巨大的消费市场,尤其是80、90后这一代消费群体的崛起,形成了庞大的葡萄酒新锐,加之城市化进程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城乡葡萄酒消费也在快速增长。专家分析认定,经过这一轮的深度调整,又一个“黄金十年”一定会到来。我们不能因眼前的困难而动摇信心。

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共识,就是我们靠什么去迎接这“黄金十年”?靠原有的思维、营运模式是注定不行的,必须来一个脱胎换骨,使行业发展更加理性,更加符合经济规律、自然规律和产业发展规律,根本解决泡沫化和非理性的发展。当然这个转调有大量过细的工作要做,比如,要高度重视个性化的问题。再就是性价比问题和创新发展问题等等。

有利于切磋交流,推进创新

有利于切磋交流,推进创新。我们要迎接下一个“黄金十年”,就要实施国家提出的创新战略,创新要抓细抓实,就是通过创新真正按自然规律、经济规律,来提升我们产业的竞争力。葡萄酒产业有风土的概念,揭示的是天、地、人和葡萄之间的关系。它讲求按照特定风土条件来选择适宜的品种品系和相应的栽培管理模式,生产出个性化的葡萄酒来满足个性市场的需求。这是个整体的链条,是形成产区的个性、企业的个性、产品的个性,最终形成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一个核心概念。但是现在我们很多创新的基础工作严重不足。所以我们的创新应下气力去研究风土,包括小到每一个酒庄,大到每一个产区。除了风土之外,还有在这样一个风土条件下,到底适合哪些品种,哪品系。各产区要加大品种品系选育力度,选出适应各自区域的品种,特别是一些名种当中的优良品系,增强其抗寒、抗旱、抗病能力,生产出优质原料。烟台政府拿出几百万着手品种品系的选育,各地也都在做。

此外,对于葡萄品种要选择适宜的栽培管理模式,包括它的架势、水肥管理等等,都需要下功夫。尤其要解决标准化和机械化的问题。在栽培管理上,如果我们不适应机械化,那只有死路一条。而机械化首先需要标准化,没有标准化就没有机械化。现在能够实现机械化的园子还很少,劳动力人口红利消失之后,再不重视机械化,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没有未来。

为什么我国葡萄的原酒竞争乏力,国外葡萄原酒大举进攻,说到底就是成本问题,一是从国家层面上,他们的葡萄种植有政策,税赋低;第二,他们的土地成本相对较低;而最根本的是他们实现了机械化,降低了成本,在原料上就有价格的优势。我们现在很大程度上,劳动力成本把微薄的利润吃掉了。

当然,还有市场的问题,要酿造适合于中国市场、中国人口味的葡萄酒,调整好产品结构,满足中国多样化的消费市场,特别是新兴市场,以青年人为主的消费群体的需求。难点就在于过去的“黄金十年”中,好多基础工作一直没有做,当时市场好,几乎什么都可以卖的出去,盈利颇丰。所以在难得的黄金十年,很多酒庄没留下真正有价值的资产,即优质葡萄园。

面对新的“黄金十年”,我们应吸取教训,把基础做好,把葡萄园做好。另外,创新是系统工程,创新离不了人才,离不开教育,河西走廊就有很好的教育资源,特别是甘肃农大,这些团队也比较强。

有利于建言献策,营造环境

有利于建言献策,营造环境。我国的葡萄酒产业发展到今天,行业之内有足够的认知,产区的政府对这个产业有足够的认知,但是从全国来看,从大众来看,真正对这个产业的认知还非常有限。在国外,每一个葡萄酒生产国,他的葡萄酒产业份额都不高,比如澳大利亚,面对大量的资源和其他现代制造业,葡萄酒微不足道,但是被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美国加州有两谷,一个是硅谷,一个是加州纳帕谷,他们把葡萄酒发展摆到了像IT产业一样的位置上,而且做得有声有色。但是在我们国家,葡萄酒还没有真正上到国家战略层面上。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颐阳酒业挺进大健康产业
下一篇:便利店蕴含葡萄酒发展大机会
2020格鲁吉亚官方大师班巡展来了,葡萄酒大师朱利安主
2020格鲁吉亚官方大
产区溯源,“双循环”落地白酒产业关键
产区溯源,“双循环
“双循环”为东北酒带来发展契机
“双循环”为东北酒
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与川媒体交流共商川酒发展大计
四川省酒类流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