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们都在赞扬德国日本的工匠精神,然而,在这次G20晚宴中,你看到的所有的一切,都是中国最传统的工匠技艺最精华的展示。
“夫匠者,手巧也”——战国 《韩非子•定法》
“丝袖织绫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这是白居易笔下的杭州丝绸。作为中国“六大绸都”之一,杭州充分把丝绸元素创新地运用到了G20峰会晚宴上。在各国元首的邀请函上,西湖最具代表性的三潭印月被印制在丝绸质地的卷轴上,装在真丝织锦的封套中,满满的江南情调,尽显中国文化底蕴。
除了邀请函,晚宴的席签、桌号牌、菜单、节目单均用丝绸制成。
席位号码牌
丝绸菜单
丝绸对于中国而言,不仅是生活消费品,更是一种文明的存在,西汉开始的“丝绸之路”就足见丝绸对中国的重要意义。G20晚宴上的所有丝绸用品皆是由专门的画匠、丝绸工匠耗时数月完成。我们常常自嘲国人浮躁,缺乏工匠精神,却不知千百年来一直有这么一帮手巧的丝绸匠人“从青丝到白头,一辈子只做一个行当,一辈子做好一个行当”的坚守。我们通过图片可能难以真切感受亮相G20的中国丝绸,但我们依旧该为此次在各国政要面前展现的高超技艺而自豪。
“精华在笔端,咫尺匠心难”——唐 张祜《题王右丞山水障》
中国人的饮食发展历史中,向来对餐具颇有要求。那么作为国宴的餐具,又该长什么样子,有什么含义呢?
一滴水
落入西湖 润泽万物 透彻灵气
长出荷花和莲蓬
也灵动了西湖的十大美景
这套国宴餐瓷,创作灵感来源于水和自然景观,整套餐瓷体现出“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世界大国”的布置基调。
国宴餐具的图案设计取自西湖实景,采用富有传统文化审美元素的“青绿山水”工笔带写意的笔触创造,布局含蓄谨严,意境清新,精美得让各国政要在享受美食的同时,也似漫步西子湖畔。
以桥为造型的餐具,寓意中国的发展将为G20成员搭建合作共赢之桥
据闻,本次国宴餐瓷全部采用含45%天然骨粉的高级骨瓷所制,每件精美的餐瓷都需要经过九九八十一道工序才能制成。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夸张,但手艺人的工作从来都不简单:配料、研磨、过筛...素烧、修素胎...上釉、拉底......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标准,每一个环节一旦出错就得重头再来。一次次精雕细琢,一次次笔锋游走,要说手艺人只靠有“匠心”,那是远远不够的,还得技艺高超,中国从来不缺工匠高手,这套国宴餐具,就是最好的见证。
“梓匠轮舆,其志将以求食也。”——战国 《孟子•滕文公下》
膏蟹酿香橙 、松鼠鳜鱼、龙井虾仁、东坡牛扒......这些耳熟能详的"杭帮菜",也成为了G20晚宴款待各国政要的菜肴。这些菜点大多是杭州历史名菜,但又融入了一些新的烹调技巧,显得更有时代气息。
看似简单的家常菜,其实每一道菜都能见厨师真章,就比如龙井虾仁。龙井虾仁被誉为是最能代表杭州特色的菜肴,选用色绿、香郁、味甘、形美的明前龙井新茶和鲜河虾仁烹饪而成,汲取了龙井淡雅茶香和河虾鲜味,通过上浆、滑油等诸多步骤,方能出品。
做菜很简单,但若想100%精准呈现各道菜品最正宗的做法,还原食物本真味道,而且能分享出这道菜背后的文化和故事,却很难。G20寥寥几道菜,厨师们就以匠心传递了中国美食,飨各国政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