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自由,兼容并包”,这是北京大学的优秀学术传统,也是酒行业当前创新转型的重要主旨。6月27日,北京大学酒业转型研修班正式开班,在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该研修班将针对酒行业的转型发展进行深入的研究学习,为酒业调整提供系统的理论依据,为酒企创新提供强有力的实践指导。
经过此前三年多的探索尝试,酒行业正在走出调整初期的迷茫状态,明确了回归市场、聚焦消费者的发展方向,通过产品创新、文化变革和营销再造,取得了阶段性的恢复发展。可以预见的是,随着酒业生态变迁,行业今后的增长方式、发展模式都将彻底改变,对于广大酒企厂商,其理论水平和行动能力,以及对互联网等现代化平台工具的使用,能否支撑新形势下的发展需求,这将是影响酒业未来趋势的一个关键因素。在这样一个关键的转折节点上,北京大学酒业转型研修班或将为行业带来更加长远而重要的意义。
酒业调整已到关键节点
此次研修班由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和北京大学共同主办。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新国表示,当前正值酒业调整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与北京大学联合开办这一研修班,有助于行业顺利转型,从传统形态过渡到现代化、集约化、精细化的先进阶段。
从2015年上半年的市场形势来看,酒业呈现出复苏迹象,对此,王新国抱以谨慎而乐观的态度。“酒类市场整体情况向好,但也存在比较多的变数,包括行业是否已经筑底,回升势头能否保持等,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王新国对《华夏酒报》记者说,根据今年秋季全国糖酒会的前期筹备情况来看,企业参展非常踊跃,这在某种程度上表明,酒类市场活力正在增强,行业发展环境比较有利。“能否把握这个机遇,对酒业接下来的发展趋向尤为重要。”王新国说。
而北京大学酒业转型研修班的举办,正是满足了这种行业需求。王新国分析说,一方面是提高酒类从业人员,特别是酒企高管层的综合能力,“长期以来,酒行业的门槛不高,这也包括了酒业人才结构的问题,相当一部分酒企管理者,在社会经验方面的积累比较多,但知识储备、理论水平,以及学习能力有所欠缺,长期来看,这难以适应社会发展形势,不利于酒业的转型发展。”在王新国看来,通过与北京大学合作,举行这样一个高层次、高质量的研究学习活动,能够帮助从业者掌握先进、系统的商业理论,提高其现代化的管理、经营能力,进一步来说,这不仅使企业受益,也是对酒业文明形象的一种提升。
同时,进行针对性的学习研修,也是酒业创新发展的必要保障。王新国表示,在行业调整过程中,涌现出各种新的商业模式和理念,如连锁终端、酒类电商、O2O等,“这都是酒业进步的表现,也将在行业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但仅仅具有这些创新形式还不够,我们必须具有相应的能力,确保将这些创新形式掌握好,运用好。”
以近两年来发展迅速的酒类连锁为例,王新国分析说,这是符合现代市场趋势的一个创新方向,像1919酒类直供、名品世家酒业连锁等公司都发展很快,连锁店规模不断扩大,已经达到数百家之多,覆盖了较大的市场区域。“而这么大的连锁网络,需要强大的人才团队作为保障,从店长到基层业务人员,都应该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才能发挥出专业连锁的真正优势。”王新国说,这就需要一个人才培养、团队建设的过程,北京大学酒业转型研修班在这方面将提供极具实效性的行业教育服务。
王新国还进一步提出,研修班将借助于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的平台作用,将教学内容更加细化。比如,与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的国家级放心酒示范店工作相结合,对放心酒示范店的店长进行针对性教育,提升其现代营销管理的能力水平,提高其对酒文化的理解和鉴赏水平。“在放心酒的基础上,还要为顾客提供更优质的消费体验,传播酒文化,倡导健康文明饮酒。通过这样的学习培训,达到国家级放心酒示范店的价值提升。”
在调整转型的关键节点上,由北京大学所带来的头脑风暴和技能升级,将使酒业的发展创新更具质量和效率。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