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总结现场鉴酒
人为做旧的人参老白干酒
记者马小刚文图
阅读提示|3月30日,风和日丽,天气晴朗。大河老酒鉴宝活动在郑州市黄河南路与祥盛街交叉口西南角正方元锦江国际酒店大堂如期举行。河南省酒业协会收藏鉴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张总结现场为众藏友去伪存真,场面甚是火爆。
藏友董先生:“68”、“86”傻傻分不清楚
上午还不到9点钟,藏友董先生就早早来了。原因是他声称收藏了一瓶1968年的茅台!这让老酒收藏鉴定专家张总结很是兴奋。不过董先生并没有将这瓶茅台带过来,只是拍了它的正反面“玉照”。这一拍不要紧,问题就来了。看罢照片,张总结不禁笑了:“老人家,你这不是1968年,1986年倒差不多!”
张总结告诉记者,不同年代的茅台酒都有它不同的造型和版式。这就像我们的着装,不同时期着装也不一样,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衣服的颜色都集中在军绿、灰色、深蓝几种颜色上。而改革开放之后,色彩就变得多样了。鉴别茅台酒就是要把握这些年代特有的细节。董先生的茅台酒背标上写有“茅台酒”的字样,很明显是1980年之后的特征。而通过放大照片,茅台标识上麦穗的颗粒数也能分辨年限,1982年之前的为三粒,1982年之后则为两粒。分辨位置就在右侧第二丛麦穗最右端那里,董先生的茅台酒上,麦粒为两颗,肯定是1982年以后的了,有时真相的确让人泄气,但总比糊里糊涂强吧!
藏友袁女士:“茅台舍不得喝,都泡咸菜了!”
藏友袁女士属于“先声夺人”的那一类。因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大嗓门儿的袁女士特别喜欢收藏各色小酒,即使不知名的小酒只要做得好看也会收入囊中。像造型为鸳鸯的老酒就是她中意的一款藏品,尽管收藏专家张总结建议她“喝掉老酒,单收藏酒瓶即可”。
袁女士的一句话,让现场“笑果”十足,她极为坦诚地告诉记者和专家:“咱就是喜欢收藏老酒,舍不得喝呀,好些老酒都放得跑酒了,还是舍不得喝,都让俺泡咸菜啦!”听到这儿,众藏友也都乐了:“您真奢侈,拿啥酒泡咸菜呀?”只听袁女士声如洪钟地接着爆料:“茅台、五粮液、白兰地啥啥都有!咱也没浪费!”此话一出,连张总结也竖起大拇指,颇有趣味地笑称:“这真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呀,您的酒都是真的,酒瓶很好看,就是有点儿暴殄天物,可惜了茅台,便宜了咸菜!”
1963年的人参老酒?做旧的!
得知老酒鉴宝活动有专家现场免费鉴定老酒,从山东慕名而来的藏友刘女士,顾不上洗去一路风尘,上午10点不到就赶到鉴宝现场了。原来刘女士收藏了一瓶1963年的人参老白干酒(左图),据刘女士介绍像这样的老酒她还收藏了一些,很多都是不太知名的老酒。但这一两年,收藏纯粮食酿造的老酒蔚然成风,她也就赶了时髦。但真假拿不准,想请专家看看。
张总结看罢“老酒”,先是叹了口气,继而对刘女士和众藏友表达自己的看法,“鉴定一款老酒,见过,了解过,琢磨过是一回事,但还有一点,那就是常识。什么常识?第一,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老酒一般情况下不会标明度数;第二,就是浸泡了五六十年的人参为啥还像刚出浴的美人,早应该发黄,甚至泡烂了;第三,白酒里怎么会有昆虫腿儿、虫子翅膀!人参酒又不是虫子酒”。
除此之外,张总结也表示,人为做旧老酒不新鲜,但人为做旧一款不知名的老酒还不多见,看来现在有年头的粮食酒很有市场,这样才让不法分子铤而走险,丧尽天良,如果不知情的藏友收藏了这种次品,甚至喝了这种假酒,可能会危及健康,一定要慎而又慎,收藏有风险呀。
来源:大河报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