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业动态 > 葡萄酒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港威集团多地多场开展“九九重阳
·中粮集团职业技能大赛暨中粮酒业
·《九妹》歌曲演唱者黄鹤翔鉴赏法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理事长宋南平及
·Penfolds奔富Bin 389诞生六十周
推荐文章
·奥德曼:十年磨砺酿陈香
·香港皇权集团收购贝纳德酒庄
·打造人才高地,ASC与勃艮第高等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亮相深圳,展示
·“卓越旧世界,一个就足够“,意
最热文章
· 葡萄酒工作室能否成器?
·首届中粮“长城杯”诗书画精品展
· 全国酿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葡萄
·《华夏酒报》荣膺中国行业报十佳
·秦皇岛金士国际葡萄酒庄有限公司
·拉菲酒庄落户蓬莱
·部队禁酒难撼高端市场 四成人盼
·君顶美酒成为2017中国地产领袖峰
· 西农大葡萄酒学院华丽绽放廿年
· 民酒时代与“中国梦”
旗帜广告位
甘肃葡萄酒企自念“紧箍咒”
2013-10-12 10:10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8月,在中国·河西走廊第三届有机葡萄美酒节开幕式上,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协会与河西走廊8家葡萄酒生产企业共同发起推出了《中国·河西走廊有机葡萄酒产区自律公约》。

& nbsp;    据公约的起草者、推动者、甘肃省酒管局局长、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协会秘书长陈浦表示,类似的行业自律公约在国内并无先例,希望借此公约的出现,推动甘肃葡萄酒产业的健康发展,助力河西走廊产区走上快车道。

     行业观察者认为,甘肃河西走廊产区发展较快,产业集中度高,但是产区内企业的主销市场多集中于本省,难免会在原料收购、市场竞争中出现摩擦,这应该是发起这份公约的市场背景。

借势扩大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自律公约推出的时机,恰值中国·河西走廊第三届有机葡萄美酒节开幕期间,这也是公约的发起方、甘肃葡萄酒产业协会成立的第三年。其中,借势而为、形成联动影响力的用意明显。

     在河西走廊葡萄酒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申请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甘肃省还制定了《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发展规划》,以推动产业发展。

     在推动有机原料方面,甘肃企业也获得了成效——自2007年以来,甘肃省政府牵头发展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坚持“打有机牌,走高端路”,使河西走廊葡萄酒产业在全国迅速崛起,特别是有机葡萄酒更是走到了全国前列,紫轩、威龙、国风、莫高、祁连等主要生产企业都取得了国内有机认证,紫轩还取得国际有机农业运动联盟有机认证,成为我国唯一一个通过有机产品国际认证的葡萄酒品牌。

     业界人士认为,主打产区概念、推出地理保护标识,都是甘肃省为打出“葡萄酒”这张名片的努力。而行业自律公约,在力图树立一个抱团进取的形象。

反衬种植基地重要性

     在一些业界专家看来,自律公约固然能促进和推动行业的规范化发展,但同时也暴露出河西走廊产业企业的一些问题。

     葡萄酒专家郭松泉表示:“这肯定是好事儿,能够促进行业的健康、规范发展。”但他同时也不无担忧——虽然公约在限制窜收、公平竞争等方面均作了明确约定,但是这到底能够起到多大作用,还尚需观察。

     “我们的市场发展程度远远不及国外,在诸多行业标准上都有缺失。”郭松泉表示,生产企业的自律公约,即便能够起到效用也是在签订公约的企业之间产生,而对于葡萄酒市场上更深层次的问题,譬如假冒伪劣产品横行的问题,这一个产地企业间的公约却未必能产生作用。

     另一方面,公约提及了杜绝窜收、原料降级等行为,郭松泉认为这恰恰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部分参与公约的企业并不切实拥有或者掌握葡萄种植基地。一些企业的所谓基地,实际上只是属于葡农自种,而厂家与农户签订有相关供应协议,但这种协议往往并不具备多强的约束力——它约束厂家的成分多一些,对于农户而言,这杜绝不了他们的窜卖行为。

     “归根结底,厂家必须切实拥有自己的种植基地,这样才能杜绝窜收行为,根除产地企业之间在原料问题上有可能产生的冲突。”郭松泉表示。

制约不良竞争   

  “自律公约的推出对于行业来说是一件好事:首先,它对于质量要求会更严,更规范化;其次,限制了同业之间的不公平竞争状态。”甘肃凉州皇台葡萄酒销售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立旭说。

  他表示,签订自律公约的莫高、紫轩、威龙、祁连、国风、皇台、敦煌莫高窟和敦煌阳光8家企业之间的摩擦在所难免,而行业协会将起到很大的协调作用,自律公约更是表明了大家的一种态度。

     业界专家认为,公约的行业自律作用有限。它强调的是自律,而非“他律”。郭松泉表示,行业自律公约用意美好;但市场问题复杂,公约不能约束太多。

     熟悉甘肃市场的人士称,公约中强调自律,强调企业间的抱团,与之前甘肃本省葡萄酒企业之间的纠纷有关。

     “2012年全省8家企业的销售额大约13亿元,而在本省销售约6亿元。”赵立旭表示。

     据此,8家企业近50%的销售额都在本省市场完成,竞争的激烈程度可以想见。这样的话,无论是在原料收购上,还是在市场竞争上,有纠纷就在所难免。

     “推动企业走出去,是我们的既定战略。”陈浦表示,公约中也注明了河西走廊产地企业要抱团推销,公平竞争,力求在更大的市场上寻求突破。

     事实上,产地企业已经开始在协会组织下抱团突围。据悉,在今年9月举办的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上,陈浦率5家甘肃葡萄酒生产企业组团参与。

     甘肃葡萄酒产业一位业内人士表示,甘肃省葡萄酒产业协会已经在包括推出自律公约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并积极组织企业抱团营销,相信今后也必定会在协调产地企业间的公平竞争上、落实自律公约作用上继续发挥作用。

(您对本文有何看法,可通过新浪微博@华夏酒报进行讨论。)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 英国 力推低度葡萄酒
下一篇: 西班牙葡萄酒中国市场向好
中粮集团职业技能大赛暨中粮酒业品酒师竞赛
中粮集团职业技能大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理事长宋南平及全国科技报社长、总编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理
Penfolds奔富Bin 389诞生六十周年 珍稀年份垂直品鉴惊
Penfolds奔富Bin 38
刚刚,富邑葡萄酒集团宣布:成功在中国获得“奔富”商
刚刚,富邑葡萄酒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