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十年改制长路,备受关注的河南省宝丰酒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酒集团)破产拍卖终于尘埃落定。
5月23日上午,随着拍卖师重重的一记落槌,宣布宝丰酒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丰酒业)脱颖而出,以4.5亿元的价格竞买宝酒集团成功。河南省酒业协会副秘书长赵书民表示,拍卖会的成功举行意味着宝酒集团破产程序走向终结,结束了长达十年的“租赁经营”模式,摆脱了宝丰酒发展的体制束缚,彻底解决了经营权与产权分离的问题,宝丰酒将迎来一个全新发展机遇。
这是一次多么沉重的新生,身为十七大名酒之一,宝丰在白酒行业的黄金十年中几经蹉跎浮沉,令人倍感唏嘘。
“三国杀”变“双雄会”
当天的拍卖会吸引了安徽双轮酒业、河南仰韶酒业及宝丰酒业三家酒企到场参与竞拍。其中,宝丰酒业成立于2002年10月,由健力宝集团和宝丰县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共同出资设立,租赁宝酒集团的厂房设备和场地进行宝丰酒的生产经营。2006年,健力宝集团因经营不善,将其所持的宝丰酒业85%股份转让给河南洁石集团。
本次拍卖标的为宝酒集团及河南省宝丰酒业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河南省宝丰酒业包装印刷有限公司的破产资产、土地资产和宝丰酒业有限公司的不可分割财产,主要包括土地所有权、建筑物、生产设备、车辆等,土地使用权面积约18.76万平方米,土地使用权性质为工业用地,本次拍卖标的中的建筑物及车辆均没有权属证件,部分车辆已经无法办理过户手续。
拍卖会开始之前,各方代表均没有对《华夏酒报》记者透露相关信息且神情严峻,现场气氛紧张起来。
5月23日上午10时,拍卖会正式开始,拍卖师宣布起拍价格为4.24亿元,每次加价200万元,竞拍各方同等出价情况下承租方宝丰酒业优先取得。这一起拍价格远远高于此前坊间流传的不足4000万的说法,甚至比一些豫酒人士预计的3.5亿元左右高出很多。
也许是因为起拍价格偏高而打乱了先前部署,参加竞拍的三方代表均没有立刻做出反应,或窃窃私语或拿出手机发短信,一时间现场陷入沉寂。直到几分钟之后,来自仰韶酒业的代表首先举牌应价,稍后宝丰酒业也第一次举牌应战。仰韶酒业随即再次举牌,将竞拍价加至4.26亿元的价格,宝丰酒业同样举牌表示接受此价格。
双方你来我往地反复举牌11轮之后,竞拍价格已达到4.44亿元,比起拍价高出了2000万元。此时,仰韶酒业人员拿出手机与外部通话,随后再次举牌,将竞拍价格抬高至4.46亿元,而宝丰酒业则叫价4.48亿元与之针锋相对,最终将价格抬至4.5亿元的关口。
这时,仰韶酒业和宝丰酒业的加价竞争已达14个回合,仰韶酒业代表没有第15次举起号牌,拍卖师最终落槌并宣布,宝丰酒业赢得竞拍。
来自安徽双轮酒业的竞拍代表在整个拍卖过程中始终没有举牌,他们的缄默状态直接导致这场“三国杀”变为“双雄会”,拍卖结束后,双轮酒业代表匆匆离场。只有双轮酒业的东家、盈信集团创始人之一梁德惠在微博上对此作出回应:“盈信打了5000万保证金最终没到手。好货,低价,越来越难了。但我起码努力过。擦干眼泪,上路。”
事实上,有意参与宝酒集团竞拍者并不仅仅是这3家企业。据消息人士透露,以白酒企业资本整合而著称的华泽集团对此极感兴趣,但最终还是选择放弃,华泽集团董事长吴向东对此的解释是“未能获得当地政府的支持”,对竞拍 成功及日后经营均缺乏把握。而宝丰县当地的莲花酒业此前试图“以小博大”拍下宝酒集团,因不符合“2012年纳税2000万元”的竞拍资格而无奈放弃。
拍卖结束之后,作为宝丰酒业代表的洁石集团董事局办公室主任解东坡在现场接受了《华夏酒报》记者采访。他表示,通过公平公正公开的破产拍卖程序,宝丰酒业成功中标,“虽然这个价格很高,甚至意味着未来还需要更多的付出,但这是我们为宝酒集团破产改制必须付出的代价,这也是宝丰酒业为了做大宝丰酒这一老名酒而必须承担的责任。为了宝酒集团2300多名职工的安置,为了宝丰酒的长远发展,我认为这个代价是值得的。”
需要指出的是,因为此次拍卖资产包括宝丰酒业在此前租赁经营过程中的投入部分,这部分被估价超过2亿元。也就是说,宝丰酒业实际上只需要掏出2亿多元即可获得全部拍卖标的。
十年蹉跎路,痛失黄金期
宝丰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始建于1948年,位居中国十七大名酒之列,一度畅销河南市场,在全国享有盛名。但由于一系列判断和决策的失误,宝丰酒厂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滑坡,至2002年企业资不抵债。
2002年10月,健力宝集团和宝丰县国有资产经营公司达成协议,共同出资设立中外合资企业“宝丰酒业有限公司”,租赁宝酒集团的厂房设备和场地进行生产经营,宝丰酒的经营主体由宝酒集团更换为宝丰酒业。次年,宝酒集团以资不抵债为由,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同年12月,宝丰县人民法院裁定破产还债。
健力宝燃起的希望没有持续多久,随着张海事发以及宝酒集团更换领导人、多次股权转让、职工安置遭遇困难等原因,宝酒集团的破产改制工作开始了马拉松长跑,企业经营一度因此陷入半瘫痪状态,眼见无力回天的健力宝集团只得黯然退出,于2006年将宝丰酒业85%的股份转让给河南洁石集团。
经过这次转手之后,宝丰酒业真正迎来了复苏的转机,河南洁石集团累计投入4亿多元,用于对宝酒集团改造厂房,扩大原酒生产,开拓销售市场。经过几年时间的恢复性发展,在优质产能大幅增加的基础上,宝丰酒在河南省内的市场份额、品牌影响力得到明显提高,除了在根据地平顶山市场打下坚实根基之外,还成功打造了许昌、漯河等核心市场,在省会郑州形成了浓厚的品牌氛围和渠道覆盖,“国色清香”系列产品及升级的“国色清香G”系列产品都成为豫酒中的高端代表。
显然,洁石集团为宝丰带来了渴望已久的活力和发展,却一直没能冲破“租赁经营”的阻隔。由于产权关系的羁绊,宝丰酒的品牌提升和市场增长始终没能由量变转化为质变:品牌定位仍停留在区域阶段,市场布局限于省内为主,2012年全年销售额不足10亿元。
如果结合白酒行业的整体发展形势来看,宝丰因改制问题而蹉跎的十年岁月就显得更加可惜了。自2004年开始,白酒行业开始由低谷向上攀升,以汾酒、洋河、古井贡等为代表的传统名酒品牌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不断推进全国化布局,奠定了坚实的市场地位。
受到改制问题困扰的宝丰却未能充分把握白酒行业的“黄金十年”这段难得的发展机遇,与自身相比取得的进步固然值得肯定,但与当年一些同量级、同层次品牌企业的差距越拉越大。
追加投资15亿,酝酿新生
当这段漫长的改制历程终于画上句号,白酒市场却也不复前几年的火热氛围,行业调整期意味着更大的发展挑战,宝丰能否将十年隐忍的能量充分释放从而实现“弯道超车”?
解东坡表示,自宝酒集团破产拍卖程序启动以来,经销商、消费者等对宝丰酒未来的发展产生了一些疑虑,必然影响到企业发展,而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后,宝丰酒业将加大对宝丰酒品牌的投入力度,启动建设宝丰酒文化产业园区项目,坚定合作伙伴和消费者对宝丰酒的信心,进一步做大做强宝丰酒。“我们的目标是通过几年的努力,将宝丰酒打造成驰名全国的白酒品牌。”
解东坡还介绍,宝丰酒文化产业园区项目已完成征地工作,该项目投资达15亿元,该园区将对清香型白酒的酿酒技术及酿酒设备进行全新升级;更重要的是,将产业园区打造为有广泛影响力的、区域标志性的工业旅游路线,使宝丰酒品牌和酒文化更加贴近消费者。
和君咨询集团副总裁、酒水事业部总经理林枫对宝丰酒改制后的发展前景非常看好,他认为,“宝丰酒将有可能成为下一个走向全国的河南品牌。”
赵书民则表示,“宝丰酒是河南省历史名酒、国家名酒与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群众对其有着深厚的感情,”他表示,希望宝丰酒业完全接盘后,宝丰酒能够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成为河南省在全国白酒行业的一张名片。
曾经的蹉跎岁月,却给宝丰留下了巨大的上升空间。对于一个能够放开手脚、尽情施展的新生宝丰,未来具有无限的可能性。
(您对本文有何看法,可通过新浪微博@华夏酒报进行讨论。)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