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在收购金威啤酒一役中铩羽而归后,燕京啤酒转而开始“变招”增发募资扩产。5月21日,燕京啤酒(000729)公布公开增发招股意向书,公告书对外声称,燕京啤酒将公开增发A股启动,增发发行数量为2.85亿股,发行价格为5.76元/股,募集资金金额合集为1,640,267,573.76元(含发行费用)。
5月23日,燕京啤酒举行公开增发A股网上路演。燕京啤酒公司董事长李福成面对媒体表示,公司大力发展外埠啤酒生产基地,实施全国市场战略布局,通过兼并收购、新建扩建等方式,逐渐形成北京、广西、内蒙古、福建、湖北五大核心优势竞争区,广东、湖南、浙江、四川、新疆五大局部优势区。通过募集资金项目的实施,未来燕京啤酒将新增、改造啤酒产能约60万千升,为公司实现“十二五”的战略发展目标——啤酒产量达800万千升、进入世界啤酒生产企业前六强奠定坚实的基础。
燕京欲保行业前三?
燕京啤酒宣称,本次发行的募集资金主要拟用于扩大产能,对外埠啤酒生产企业实施技术改造和新建产能,以提高啤酒市场份额,优化产品结构,加大在新兴市场的投 入,完善公司在全国的战略布局。
有业内人士分析,燕京啤酒此计划的制定与实施,与燕京啤酒耗时半年之久却并购金威啤酒失败有关。早在2012年9月11日,距离燕京啤酒正式终止对金威啤酒的收购谈判仅过去一天的晚间,燕京啤酒就宣布了公开增发方案。“无论通过并购方式,还是增发募资扩产,扩充产能规模是燕京不得不往前迈的一步。”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梁铭宣分析了燕京啤酒当前“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的危险困境:一方面是,在全国化布局正热之时和消费旺季之时,行业前三巨头不会停止脚步任由燕京啤酒赶超,而是会利用自身更具优势的资金、品牌、产能等资源攻城掠地,其中百威英博的扩产、并购动作最多;另一方面,位于行业第四的嘉士伯不甘落后,尤其是其增持重庆啤酒之后,进入行业前三的意图更加明显,未来嘉士伯也将会有诸多动作,其对燕京是一个不小的威胁。
梁铭宣说:“燕京啤酒增发扩产可谓是剑指百威英博,试图通过全国布局以重回行业第三的位置的一个重要举措。2011年燕京啤酒行业第三的位置被百威英博超越,随之而来的是部分市场份额的丧失,这已经成为燕京啤酒的一个心结,所以重回第三已经成为燕京啤酒的当务之急。”
中投顾问食品行业研究员简爱华认同这种观点。她表示,2011年以前,燕京啤酒行业排名第三,2011年被百威英博赶超,“它肯定不甘心,想要追回第三的位置。”
啤酒巨头布局全国
随着国内啤酒上市公司2013年第一季报的发布,国内啤酒巨头良好的市场表现再次引人关注。啤酒营销专家方刚认为,相比于白酒市场的“遇冷”,国内啤酒,尤其是高端啤酒呈现出较快的市场增幅,前景可期。而燕京啤酒2013年一季报显示,燕京啤酒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加9.8%,有效提高了吨酒收入和产品的盈利能力。
“近几年,随着居民收入和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以及消费者观念和需求的变化,我国啤酒销售量持续增加。” 方刚表示,随着国外啤酒巨头在高端、超高端产品领域的成熟运作和我国啤酒销售量的增加,国内啤酒巨头正在加速布局全国市场。
简爱华认为,第一梯队内五家啤酒集团未来的竞争的状况将会非常激烈,达到了“你争我赶”的地步。大致可以分为两组:一组是雪花啤酒和青岛啤酒,目前两者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0%和16%,有4%的差距,青岛啤酒的追赶步伐有望加大。第二组则是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和嘉士伯,市场占有分别为12%、11%、10%,三者间仅有1%的差距,未来排名变动的几率也会更大,一旦哪家有策略失误和市场竞争不到位就会被后者赶超。
行业几大巨头中,百威英博、燕京啤酒和嘉士伯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百威英博和嘉士伯作为外资品牌,在高端产品领域占据一定的优势,但两者并不满足于高端产品领域,已经布局中低端市场,未来两者将以完整的产品结构对燕京啤酒形成强有力的竞争。而燕京啤酒,虽然在中低端市场有一定优势,但是在利润率高的高端产品领域尚无优势可言。所以未来燕京啤酒着实布局全国市场,提升高端品牌占有量,都是提升自身竞争力和企业盈利的必然选择。
“过去燕京啤酒痛失行业第三位的原因之一,是它自身存在着固有的缺陷,即维稳的发展心态,在过去十年跑马圈地的黄金时间里,固守优势区域并未着手全国布局,遗失重要战机,为百威英博创造了后来者居上的机会。”梁铭宣表示。
二线啤酒品牌同时压力非常大,国内啤酒行业的整合进入了中后时期的一个典型标志,就是对二线品牌的整合。梁铭宣认为,未来中国啤酒行业的集中度将会进一步提高,预计2015年前四大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将达到70%,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将会分享市场集中度提高过程中的主要份额,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将会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或被兼并收购,或被淘汰。
燕京啤酒董事长李福成也表示,行业产业集中度将会逐渐提高,啤酒企业数量从2000年的400余家减少到2011年的约200家,行业龙头企业的市场占有率逐年提高,2012年燕京等行业前四大企业在全国的市场份额达到60%,进入了寡头垄断时代,具有全国性和区域性垄断的行业龙头企业的品牌、规模、资本优势非常明显,将会对中小企业企业进行整合。
作为行业内唯一未被外资渗透的啤酒企业,燕京啤酒的发展对于中国自主经营的啤酒企业有重要意义,因为一旦燕京失利,国内啤酒产业或将陷入被外资控制的局面。
梁铭宣认为,燕京啤酒对华南市场的忽略是此次增产计划中的偏颇之处。华南市场历来是啤酒行业的争夺要地,而广东市场是燕京啤酒的劣势区域,福建市场也惨遭百威英博、华润雪花、青岛啤酒挤压而成为燕京曾经的优势区域。但是在此背景下,燕京啤酒对广东市场的增资是几个区域中最少的,并且对福建市场并未有丝毫扶持之意,未来燕京啤酒在广东和福建两大市场的发展令人担忧。
“虽然当前已不是进行全国布局的黄金时间,燕京啤酒的全国布局无望取得显著功效,但是迫于行业发展趋势及竞争对手的激烈竞争,燕京啤酒的布局全国计划仍需进行,这也可谓是燕京啤酒的拼命一搏”。梁铭宣表示,此次增产计划中,四川、新疆、广东、河北、包头、昆明等均在其列,其中四川、新疆属于燕京啤酒的新兴市场,并且位于西部区域。由于国内东部地区人均消费量已与发达国家持平,发展空间有限,而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啤酒巨头的争夺要地,所以燕京啤酒对于这两个区域的增资是明智的。
(您对本文有何看法,可通过新浪微博@华夏酒报进行讨论。)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