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是一个消费文化见长的城市,一直以来受粤港文化的影响比较明显。近几年来,长沙的葡萄酒消费也呈上升势头。2012年9月初,记者走访了长沙部分进口酒经销商,试图对长沙葡萄酒市场的新特点作出一个预判。
渠道热在持续
在长沙西卡酒业总经理陈如兴看来,长沙的葡萄酒消费已经逐渐向中档回归,从传统白酒转型进入葡萄酒行业的酒商开始多起来。他认为这是因为白酒特别是高端白酒景气度下降后,不少白酒商为分散风险而开始寻找新商机的动作。他援引当地酒协数据分析,这一年以来,湖南省领证的进口酒批发商由100多家迅增到440多家,其中60%-70%的酒商集中在长沙,增长幅度惊人。即使其中也有部分商家零星倒闭的案例,但总体来看,在长沙,进入者远远多于出局者,整个进口葡萄酒行业处于上升期。长沙红威酒业总经理吴恺也证实,长沙开店的很多,红威酒业湖南全省有8家酒窖,在长沙市区有2家店,由于目前开店成本非常高,红威关掉了其中一家不盈利的门店。德龙宝真华中区总监曹进告诉本刊记者,长沙总体销量(瓶数)有增长,德龙宝真今年在当地增幅明显达60%。但整体消费水平有下滑,就是客人过去喝500元一瓶的下降为喝200元一瓶的酒,消费降了一两个档次。
一些酒商指出,产品同质化竞争已经在长沙出现,100-300元价位段的产品多如牛毛,商家之间的价格战此起彼伏。吴恺认为,进口酒商要想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杀出一条血路,必须向服务商转型,打造出一个综合体系,这个体系包括配送、保存、葡萄酒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一句话,就是软件强于硬件,因为从硬件来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吴恺强调,对于分销商而言,没有对上游供货商的绝对忠诚,有的只是对品牌和服务的忠诚!
说到软件,专业化和职业化团队是最重要的,吴恺认为目前长沙的葡萄酒企业团队还比较初级,依旧缺乏专业的培训,但从另一方面说,长沙培训市场的空间仍然很大。
名庄酒在降温
长沙金域酒窖总经理黄雷告诉记者:“长沙的名庄酒消费已经进入理性时代。现今在长沙,那种指定一两个名庄酒喝的现象几乎不存在了。”金域每半个月就会推出几款特价酒,记者看到店内部分波尔多四、五级庄价格已经在400元以内。就此问题,黄雷并不认为自己参与了价格战。“我们就是要以高性价比、优质服务去赢得回头客。”黄雷的店里已经添置了自动分杯机,在举办酒会活动时引导客人品尝,并设计了各种盲猜游戏。
金域酒窖为了加强对品牌的掌控力,现在重点推出一款澳大利亚的无醇气泡酒,黄雷认为,气泡酒营造的饮酒氛围高于普通葡萄酒,又能避开饮用者的酒驾风险,气泡酒或许是未来的一条产品差异化之路。
曹进分析,长沙进口葡萄酒竞争加剧,葡萄酒酒窖面临近万家名烟名酒店的竞争,“酒窖没有从烟酒店中跳出来,团购渠道破碎化。”他分析,部分酒窖专卖店存在服务少、体验感差的问题。他认为如今葡萄酒圈有个误区,就是只看见专业度。“专业度是敲门砖,应该和市场阶段性特点结合起来,消费者认的是品牌和服务”,曹进强调。
长沙红威酒业总经理吴恺坦言,今年情况的确不太好,销售情况增幅不大,名庄酒尤为突出,小拉菲零售价格才3000多元,而去年的价格几乎保持在6000元。吴恺分析,很多酒商忽略了客户本身的需求,一遇到行业波动就抛售库存,回笼资金。反观国外,他们着力打造的是价值感,酒庄酒的价格一直比较坚挺。吴恺认为价值营销是今后专业化酒商应该走的道路。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