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贵州省举办首届贵州酒博会时,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容天下人,卖天下酒”的办会理念,被业界称为“贵州理念”;而在今年9月第二届贵州酒博会开幕式上,贵州省委书记、省长赵克志代表贵州省委省政府响亮地提出要与四川省共同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赵克志在开幕式致辞中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和“八个共同”来描述贵州省对白酒产业的发展战略,被业界誉为“贵州宣言”。从“贵州理念”到“贵州宣言”,这其中的内在动力是什么?
黔酒风起云涌
首届贵州酒博会后,黔酒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
贵州省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贵州省检疫白酒类产品出口52个批次,897.3千升,价值1.2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2.9%、3.2%和65.4%。
在这一点上,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易基刚感受特别深刻。他表示,中国老牌名酒董酒在经历十多年的沉寂后,现在迎来了复苏,并积极布局国际市场。董酒已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在实施国际化战略时,初步选定广西钦州作为对接东盟市场、将董酒品牌全面推向世界主要高端烈酒市场的出海口,力争将董酒打造成为国际一流的烈酒生产、营销企业。
在规划层面,贵州把白酒作为千亿大产业打造,对此,贵州省明确提出用5年至10年时间,把茅台酒打造成“世界蒸馏酒第一品牌”,把茅台镇打造成为“中国国酒之心”,把仁怀市打造成为“中国国酒文化之都”,推动全省白酒产业跨越式发展。
贵州茅台集团董事长袁仁国表示,茅台的国际化品牌打造将进入突破性阶段,茅台集团将通过开展完善发展战略、谋划形象战略、实施人才战略和重视市场战略等四大战略,推进目标完成。
《华夏酒报》记者在仁怀名酒工业园区看到,建设场面如火如荼。据仁怀名酒工业园区副主任陈亚海介绍,一个人口只有60多万的县级城市,面积扩展一倍后达26平方公里的仁怀名酒工业园,光入场的企业就达45家,总投资达几百亿元。若加上排队等候的60家企业,投资额将达千亿元。四五年后,仁怀将拥有60万千升的酱香型白酒产能。
为了扩大产能,仁怀市以工业园区为主,加上茅台集团和赤水河谷聚集区,统一规划,面积增至45平方公里,横跨9个乡镇。即使这样,无数排队的企业也无法完全容纳。“我们要求企业节约利用土地,厂房上面再修员工休息区,酒库建在地下,上面盖酒厂。这样一来,原来一亩地只能烤10吨酒,现在可以烤17吨~18吨酒。”陈亚海说。
业内资本竞相扩能,业外资本也不甘“示弱”。今年6月,“中国豆奶第一股”维维股份成功收购贵州醇,成为行业关注焦点,这也是黔酒产业升温的一个明显的标志。
在第二届贵州酒博会前,贵州省先后成立了贵州省酒业协会和贵州白酒交易所,以此抢占黔酒产业制高点。
贵州国台酒业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春新深有感触地说:“2012年,黔酒阵营的复兴壮大和贵州白酒产业的发展如火如荼。贵州省酒业协会的成立,一方面,将进一步增强酒类市场管理、规范流通秩序、维护企业利益、加强行业自律的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也为贵州白酒企业搭建了一个学习交流的桥梁和平台,增强贵州白酒的凝聚力,助力大家抱团做强做大,携手振兴黔酒产业。”
与川酒共享共赢
当今白酒行业,全国各区域发挥地缘优势,加强合作交流,共筑区域产业板块,是大势所趋、潮流所向。贵州省委省政府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向四川发出了共同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的“贵州宣言”,这不仅是整合区域资源的行动纲领,而且是“贵州理念”的不断升华。
对此,四川省副省长刘捷在参加第二届贵州酒博会举办的“中国酒业高峰论坛”上表示,面对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川黔两省要进一步加强相关城市之间、企业之间资源整合和战略合作,形成跨越行政区范围的国际著名“区域品牌”,全面提升区域内白酒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中国白酒走向世界。
2011年,川黔两省白酒产量334万千升,白酒工业产值1620亿元,分别占全国的32.5%和43.1%。川黔两省联合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建设长江上游白酒经济带,是中国白酒产业板块在空间方位上的联盟,能进一步巩固和提升川黔白酒行业的地位和比重。
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明认为,要加快行业发展、解决白酒市场目前的诸多问题,迫切需要打破地域界限,从地域资源优势入手,从区域整合的角度推动产业发展,而“中国白酒金三角”将担起这个重任,跨自然区域、跨行政区划大力整合资源,使白酒产业形成一股合力。
目前,国内白酒市场已经形成了川酒板块、黔酒板块、苏酒板块、徽酒板块、鲁酒板块、豫酒板块、鄂酒板块等酒类市场,消费者对各区域板块的白酒类型与文化特征了解日益加深。黔酒板块虽然在国酒茅台的带领下名扬海内外,但是由于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交通不便,出海通道尚未完全形成,区域品牌优势彰显不够等诸多因素,黔酒产业要实现历史性跨越发展,存在诸多瓶颈制约。在这样的形势之下,与四川共同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这个区域性品牌,形成区域内无障碍立体交通网络和现代物流体系,是贵州省谋求白酒产业做大做强的明智之举。
四川省社科院党委书记李后强指出,贵州省委省政府以“八个共同”积极与四川共同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不仅标志着“中国白酒金三角”格局的真正形成,而且有助于将此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
不可估量的品牌溢价
“容天下人,卖天下酒”不仅是贵州酒博会的办会理念,也是贵州省助推黔酒产业的发展理念,而与四川共同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区域性品牌优势,是资源整合、资源共享的集中体现。这种“利他、包容、共济”的文化,将给双方带来不可估量的品牌溢价。
著名品牌战略专家翁向东认为,品牌之所以能成为资产,无非是因为品牌能支持企业赢利,因此,品牌溢价是企业获得更高售价、更高利润率、更好赢利的有力武器。
川黔两省的遵义、泸州、宜宾三市,是中国著名的酱香型、浓香型白酒生产区。该区域拥有3.4万余口酿酒窖池,是世界最大的白酒产能群、白酒产业群、白酒品牌群,拥有茅台、习酒、五粮液、泸州老窖、郎酒等知名白酒品牌。
中国酒文化学院副院长郭五林认为,如果把“容天下人,卖天下酒”视为贵州开放的胸怀,那么,“贵州宣言”实际上就是贵州省就川黔两省酒业合作提出共建协商机制、共建发展平台、共同研政策、共建产业园区、共建交通体系、共建生态环境、共拓品牌市场、共享人才技术、共建原料基地的建议,是贵州省整合资源、共享资源的战略举措。郭五林强调,在发展黔酒产业进程中,一旦把“容天下人,卖天下酒”的“贵州理念”与以“八个共同”为核心的“贵州宣言”叠加在一起 ,就会释放出不可估量的能量,区域性品牌的溢价收益也会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