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鉴别品评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酒业互联网思维的前行者(1)
·跨界并购 ST椰岛“卖壳猜想”还
·建酒庄重要,选择品种好的葡萄更
·随附单电子化升级 “信息化工程
·生态?有机?……酒业升级的标配
推荐文章
·做奔跑的前浪,迎接新繁荣的到来
·产区要形成全民学习葡萄酒的氛围
·端午佳节,葡萄酒让这个端午与”
·在家开葡萄酒,你一定苦恼过这7
·16位院士齐聚赤水河谷,最强大脑
最热文章
· 宿迁 酒都的归宿与变迁
·真假酒的鉴别
·罗马尼康帝还会立于潮头多久
·部分名烟名酒店盈利真相
· 杯具,让白酒文化“慢”下来
· 酒业O2O凶猛来袭
· CCTV为强势品牌背书
·解密剑南春“借壳上市”传闻
·“拼酒式社交”何时休?
· 2015让消费者重新认识水井坊
旗帜广告位
中国葡萄酒消费“移情别恋”
2012-08-31 10:02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近日,国际著名葡萄酒调查机构Wine Intelligence公布了一份有关中国葡萄酒市场的最新调查报告,主要对北京、上海等一类城市以及武汉、成都等二类城市的进口商、经销商、零售商和教育者进行面对面的访谈,并运用了大量的消费数据。报告称,随着中国葡萄酒消费的日趋普遍,消费者将目光投向价格昂贵的法国之外的地区,中国葡萄酒市场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潜力。 

  法国主导地位难以撼动

     多年来,以波尔多为首的法国佳酿在中国市场的持续升温,也导致大量假酒流入中国市场。然而,假酒并不是法国葡萄酒在中国市场风光渐失的唯一原因。由于葡萄酒消费的日趋广泛,那些一度视法国葡萄酒为葡萄酒代名词的中国消费者逐渐开阔了视野,他们不仅开始了解其他产区的产品,而且喜欢上了它们。

     对于葡萄酒生产商和营销者来说,这无疑是个鼓舞人心的消息。虽然这并不能说明开拓中国市场的难度有所下降,但至少传递出一个信号,那就是几年前在中国不可能售出的葡萄酒突然间有了与其它产品同台竞技的机会。 

     进口葡萄酒在中国市场经过5年的高速增长,市场份额急剧增加,目前市场份额已经达到约30%。国际葡萄酒及烈酒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Wine & Spirit Research的研究表明,法国葡萄酒仍以绝对优势稳占头把交椅,澳大利亚居第二,其次是意大利、智利、美国和西班牙。

     虽然报告仍然认为开拓中国市场面临巨大挑战,但一些积极的消费潮流变化使这一努力变得更有价值。中国消费者逐渐不再把葡萄酒仅作为一种身份的象征,而是作为一种适合自己的酒品进行消费。

     法国葡萄酒仍然主导着高端葡萄酒市场,但来自超市的数据表明消费者兴趣正在转向新世界葡萄酒,尤其是百元以下价位的葡萄酒产品。在即饮渠道,意大利葡萄酒借助美食的推动获得了众多的追随者,而智利和澳大利亚葡萄酒则以价格优势在论杯消费的场合大抢风头。新西兰葡萄酒的销量也呈现爆发式增长,除该国葡萄酒的良好形象外,也与酒商合力拓市不无关系。 

     报告称,中国消费者对法国葡萄酒的认知度依然非常高,其销量下降并非易事。虽然消费者逐渐意识到顶级波尔多酒的价格泡沫,他们也只是开始在法国其它产区寻找超值的产品,近期勃艮第葡萄酒的升温就是表现之一,朗格多克和罗讷河谷等产区也从消费者寻找更广泛的法国葡萄酒潮流中受益。

  新世界葡萄酒风头更劲

     稳定的市场供应,加之能够更容易地购买到来自世界更多产区的产品,使中国消费者能够更好地选择自己喜爱的酒品。许多人开始意识到,自己并不一定选择单宁强劲的红葡萄酒。实际上,主流消费者开始喜爱来自新世界酒体轻盈、果香宜人的酒品,甚至包括甜型酒。正如北京一家宾馆的负责人所说:“消费者尝试得越多,他们越知道自己喜欢哪类酒,也就更倾向于喝新世界国家的葡萄酒。”

     虽然中国的葡萄酒消费仍属起步阶段,但有迹象表明年轻消费者较之年长者更容易转向新世界葡萄酒,这不仅是因为新世界葡萄酒的易饮风格和有趣包装,其低廉的价格也是关键因素。

     中国向来以消费红葡萄酒著称,对白葡萄酒兴趣淡薄,而Wine Intelligence的报告表明这种情况正在发生变化。这一方面是因为消费者扩大了葡萄酒风格的选择范围,另一方面也由于白葡萄酒与中国沿海地区海鲜菜肴搭配十分理想。

     同时,这 也为甜型葡萄酒打开了一条通道。“我们发现女性消费者对冰酒的需求大幅上升。”一位在线销售商说。

     “多数中国人虽然声称喜欢干型酒,但实际倾向于喝甜型酒。”一位北京葡萄酒教育者补充说。“麝香(Muscat )、托卡依(tokaji)、波特(Port)和雪莉(Sherry)等品种都将在中国市场获得成功。”

  



  新华社记者 王京生 摄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被“寄生”的茅台酒
下一篇:一瓶白酒是如何卖出奢侈品价的
酒业互联网思维的前行者(1)
酒业互联网思维的前
生态?有机?……酒业升级的标配应该是什么?
生态?有机?……酒
是非“茅台”
是非“茅台”
迷失高炉家
迷失高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