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业动态 > 葡萄酒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港威集团多地多场开展“九九重阳
·中粮集团职业技能大赛暨中粮酒业
·《九妹》歌曲演唱者黄鹤翔鉴赏法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理事长宋南平及
·Penfolds奔富Bin 389诞生六十周
推荐文章
·奥德曼:十年磨砺酿陈香
·香港皇权集团收购贝纳德酒庄
·打造人才高地,ASC与勃艮第高等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亮相深圳,展示
·“卓越旧世界,一个就足够“,意
最热文章
· 葡萄酒工作室能否成器?
·首届中粮“长城杯”诗书画精品展
· 全国酿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葡萄
·《华夏酒报》荣膺中国行业报十佳
·秦皇岛金士国际葡萄酒庄有限公司
·拉菲酒庄落户蓬莱
·部队禁酒难撼高端市场 四成人盼
·君顶美酒成为2017中国地产领袖峰
· 西农大葡萄酒学院华丽绽放廿年
· 民酒时代与“中国梦”
旗帜广告位
中国葡萄酒安全有保障 农残量远远低于欧盟标准
2012-08-30 21:28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近日,有媒体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消息称,将三家国内葡萄酒上市公司的十款葡萄酒送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测,均检测出多菌灵或甲霜灵残留。针对媒体报道的葡萄酒农残问题,8月11日上午,中国酒业协会在北京紧急召开媒体沟通会。会上,本次检测的部门——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首次公布了检测结果,证实媒体送检的十款国产葡萄酒中虽然检测出多菌灵和甲霜灵残留,但其含量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属质量合格产品。

  送检国产葡萄酒质量合格

  在沟通会上,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首次公布了检测数据。在抽取的部分葡萄酒样本中,检出多菌灵含量为0.00157—0.01942mg/kg,仅为欧盟限量标准(≤0.5mg/kg)的1/318—1/26,国内《食品中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标准(≤3mg/kg)的1/1911—1/154。甲霜灵含量为0.00211—0.01414mg/kg,仅为欧盟限量标准与国内标准(均为≤1mg/kg)的1/474—1/71。

  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宋全厚表示:“由于目前检测技术的灵敏度要比限量值高近千倍,所以的确检测出有一定农药残留,但都是微克级的。检出的结果不管是按照国外标准还是国内标准,都是显著低于这些标准要求的,都是微量的检出。公众对残留量有误读是因为对‘量’的理解不正确,任何一种包括农药等在内的有害物质,都是与‘含量’有关,并不是说检出了就有害,有问题”。

  中国著名葡萄种植专家、山东省葡萄酒研究院研究员朱林表示,甲霜灵和多菌灵均属低毒性农药,在世界广泛适用于谷类、蔬菜、水果等农产品,世界各主要葡萄种植国都在使用,而且都有相应残留标准。甲霜灵是防止葡萄霜霉病的主要杀虫剂,多菌灵是防止葡萄百腐病等果实病害的特效农药,只要按标准和规范使用,完全不会造成影响。即使是在法国波尔多等产区,在一些多雨年份,每年使用农药也会达到十多次。

  国家葡萄酒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主任朱济义表示:“能不能致癌,目前我没有看到过医学方面的介绍,每一个国家在制定标准时都考虑了很大的保险性,是经过大量医学方面的认证才出来的。美国不让用多菌灵,但是允许用甲基托普真。甲基托普真里面60%—70%的含量是多菌灵,最后它体现在杀真菌上的药力作用也是多菌灵。”

  中国葡萄酒是安全的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葡萄酒专家委员会秘书长杨强说:“这次张裕经历的‘农药残留风波’不仅是张裕公司一家的事,而是中国葡萄酒行业的事,因为这种误导对葡萄酒行业造成不良影响。实际上,中国葡萄酒行业对食品安全一直非常重视,包括张裕公司和其他骨干企业以及我们国家的科研教学机构在内,对农残一直都有长期的监控和检测,几家骨干企业的检测从来没有发现过农残超标。”

  此事一出,立刻有人将之与三聚氰胺、苏丹红等食品安全事件联系在一起。中国酒业协会葡萄酒分会秘书长王祖明强调,两者性质完全不同。三聚氰胺和苏丹红是不允许用于食品中的添加剂,因此,在食品中添加三聚氰胺和苏丹红是明显的违法行为。“但多菌灵和甲霜灵用于葡萄种植是国家允许使用的,只要残留量在限量范围内,就对人体健康无害,就是被允许的。”

朱济义表示,该中心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执行质监部门的检测,共有30余次大检查,没有一例超标事件。此外,张裕一直主动申请检验,每个品类的产品都有检测报告,每年不低于2次,每年检测报告近300份。朱济义说,该中心在研究葡萄酒的安全、营养中,也考虑到了安全指标。不仅仅是对张裕,对全国其他葡萄酒企业做过的检测不下100个,但没有1例超标,中国葡萄酒是安全的。

  龙头企业率先制定农残企标

  此次国产葡萄酒检出农残,首当其冲的是中国葡萄酒龙头企业张裕,因为至今为止这是三家企业中唯一一家被送检媒体“点名”的。张裕公司总经理周洪江表示,由于是匿名检测,尽管目前尚无法证实该媒体送检葡萄酒中有张裕产品,但已经对张裕在股市造成冲击。

  据了解,目前,国标GB2763-2005《食品中农药的最大残留限量》对葡萄中多菌灵、甲霜灵的标准做了规定,但葡萄酒的国家标准中,没有对这两种杀菌剂、更没有对其残留作出规定。事实上,张裕在业内率先制定企业农残标准,并在葡萄种植及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此标准执行。

  周洪江介绍到,张裕产品质量安全体系的全面建设始于1999年,在国内可以说是最早的。在建立之初,张裕在国内的《食品安全标准》及《绿色葡萄》中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参照了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及欧盟、日本等国的葡萄酒质量安全标准,选取其中最严格的指标,形成了张裕自己的一套企业标准《葡萄与葡萄酒安全性指标控制办法》,并从2000年开始正式实施。根据该标准,张裕对葡萄原料及加工辅料、原酒加工与成品检测等环节层层把控,设置了农药残留量、重金属、甲醇等加工产生物等安全性指标检测,仅农药残留量就设置了45种可能的检测指标。近年来,无论是张裕内部检测,还是国家抽检,张裕葡萄酒产品尚未发现一例农残超标的现象,而且检出指标均远低于国际国内标准。

  根据张裕公司制定的企业《酿酒葡萄种植技术规范》、《酿酒葡萄》标准,其对葡萄原料农残控制包括四个关键环节层层把控:首先,在每一块葡萄园都设置了监控点,对每一次农药使用记录在案,录入葡萄种植过程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原料安全的可追溯;其次,在葡萄采收前的半个月严禁打农药;第三,在葡萄收购前按葡萄地块抽检葡萄安全指标,不合格便列入黑名单,不予收购;第四,在葡萄收购时,质量检验人员对每一车葡萄进行严格检测,杜绝不合格葡萄进入加工环节。进入发酵加工环节的每一罐原酒,都将接受完整的安全性指标检测。无论哪个环节发现问题,都将启动食品安全预警机制,反向层层追溯质量安全责任。

  周洪江表示,我们欢迎包括媒体在内的社会各界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监督张裕,各界的监督是对已走过120年的民族品牌的爱护,有利于张裕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酿出媲美世界顶尖水平的葡萄酒。他强调:“想到一篇不负责任的新闻报道,就可能让张裕的百年品牌毁于一旦,真是椎心之痛。我们将追究不实报道法律责任。”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蓬莱葡萄酒庄聚集区总体规划评审会召开
下一篇:中国葡萄酒市场处于初级阶段
中粮集团职业技能大赛暨中粮酒业品酒师竞赛
中粮集团职业技能大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理事长宋南平及全国科技报社长、总编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理
Penfolds奔富Bin 389诞生六十周年 珍稀年份垂直品鉴惊
Penfolds奔富Bin 38
刚刚,富邑葡萄酒集团宣布:成功在中国获得“奔富”商
刚刚,富邑葡萄酒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