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由《华夏酒报》主办的“’07中国黄酒国际化高峰论坛”上,来自宁波的参会代表则提出了宁波黄酒起源说,既然众家都有意拿下黄酒源头这块“匾”,那么,黄酒起源说是否有必要提上行业的议事日程呢?
笔者认为,以科学精神为基点,探讨黄酒起源对于正处于多种利好发展形势下的整个黄酒行业是有益的,但是若就此引发企业间的争斗是不足取的。
黄酒起源于龙山文化或更早的仰韶文化时期,而有可靠记载可查证的规模化、集约化的生产在公元前二至三千年的夏、商时代就已形成……这是目前行业内较为普遍的一种说法,但是黄酒作为中国最古老的酒种之一,始终伴随着人类历史和社会发展的“时欣时衰”,是中华民族社会发展的“晴雨表”,由此可见,宁波黄酒凭借“河姆渡文化中出土的酒器要比龙山文化中出土的酒器早一千年左右”这一点荣登黄酒源头似乎也并无不可,但是在现如今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如果仅是在小范围内奔走相告自己的历史渊源而非是通过不断做强做大品牌来提升影响力是远远不足的。
先不说宁波黄酒源头说是否能经受住历史科考学的验证,单就从品牌发展和文化挖掘角度来看,宁波黄酒与绍兴黄酒集群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在一夕之间推翻消费者原有对绍兴酒的认可度是有较大难度的。
从黄酒行业整体出发,对于将要走向国际的酒种来说,为了让更多的国内国外消费者了解它,探究其历史渊源是其中的一个课题。但是对于单个企业来说,对于“正本清源”的过度关注却并不可取。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黄酒行业与其他行业没有什么不同,它同样要接受消费者的好坏评价。作为新兴产业,IT行业这几年的风声水起正说明不论哪个行业,有市场就有发展,企业要关注的是市场的变化、消费者的需求,没有市场,产品再好,历史再悠久到头来也只能黯然神伤。
当然,我们并不是要对黄酒文化进行否定,而是要引导企业对黄酒文化正确认识,或者说如何在企业发展、品牌推广中更好地利用黄酒文化的无形价值。
“乌毡帽”这一品牌近年来的发展得到了不少业内人士的认可。有业内人士分析,“乌毡帽”作为非绍兴本土品牌,却借用绍兴文化的卖点赢得了市场,这是其品牌发展的亮点,这与众多非上海地产“上海老酒”的“羊群事件”形成对比,体现了其差异化经营的思路。与此同时,其市场布局的准确性也为其进一步打开市场奠定了基础。
同样是文化,运用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在黄酒行业的复兴时期,不论是何种规模的企业,关注自身发展中的产品质量、产品价格、品牌建设才是关键。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