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啤、华润、重啤、珠啤在2018年实现了高个位数的收入增长,2019Q1上述企业亦延续了18年的增长趋势,销量超过预期。青岛啤酒的18年财报指出,企业积极探索和实践实体经济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完善电商渠道体系,是营收利润增长的因素之一。
在2019年,“啤酒+互联网”应用更加紧密,线上电商广泛扩展,并向线下零售渠道深度延伸。天猫出据的酒水报告显示,在今年618期间共售出了8500万听啤酒,较之去年的世界杯、618期间售出的5000万罐的销售量又提升了70%,百威及青岛啤酒入围品牌榜前十,光是百威啤酒畅销经典款就销售了240万罐,618当天,青岛啤酒官方旗舰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16%,全程销售收入同比增长75%。
集中爆点,做好产品营销,用更短的时间创造更高销售额,这是互联网为酒类电商赋能的能力,而新零售也给予了酒水线下销售的二次生机。
但受限于啤酒“笨重低值”的产品特性,及啤酒整体的产业发展状况,啤酒的线上表现不及白酒及葡萄酒。啤酒行业专家公方刚称,所有啤酒的总销售绝大部分靠线下完成,消费贡献率超过98%,电商的占比并不高。
但新零售的兴起使得渠道更加碎片化、消费者多元化是不争的事实,如何利用电商及新零售实现利润的上升是啤酒企业,尤其是行业领先企业必须把握住的机会。
2015年实体零售大受打击,电商零售发展放缓,人口红利达到巅峰上无可上,多元零售形态涌现,这一年新零售已显端倪。
同样是2015年,啤酒产业发展遭受了劳动人口红利封顶所带来的影响,消费人口下滑,后继乏力,行业开始了连续的利润下行,同时,城市化进展、群体消费升级促使啤酒品质向中高端迁移,企业将关注的重点从市场容量转向市场结构。
本土品牌对线下市场的把控程度远高于外企,国产巨头通过深度分销模式支撑着市场的高铺货率及占有率,利用线上渠道的特殊性质,提升品牌形象,贴近目标消费者,将线上线下结合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在线上,青啤建立了官方旗舰店+官方商城+网上零售商+分销专营店的立体化电子商务渠道体系,搭建了自有电商渠道“青岛啤酒微信商城”、“APP青啤快购”。另外青啤选择与阿里巴巴、天猫合作,抓住互联网的短时高效特点,紧追热点事件,挖掘啤酒的消费特征及消费场景,以满足消费者的社交需求为首要条件,表达个性和情绪,先后推出世界杯期间的“缤纷加油罐”、双十一的“十年之交”定制款,满足消费者在一段时间内的精神诉求,提供发泄渠道,青啤创造出的定制网红产品,在线上获得较好的反馈后即走入线下,进行大规模二次销售,形成一条新产品链条。
新零售的搭建为啤酒销售提供了更为具体的情景化服务,青啤与阿里的合作,使得经销商全面入驻零售通平台,利用大数据为消费者进行画像,经销商可依此建立完整的数字化管理系统,完善仓储售卖过程,创新型便利店、无人零售超市给予消费者更大的选择空间,消费者可在离自己比较近的场所就发现喜欢的啤酒种类,极大的完善购物体验。同时青啤也在着重品牌文化的建设,将啤酒与城市气息相结合举办青岛啤酒节,将啤酒与音乐结合举办音乐节,将啤酒与赛事结合助力多场世界杯、亚冠联赛等,通过线上线下的合力宣传给予消费者最好的情境体验。
国产的另一巨头品牌雪花也在铺设自己的新零售之路,深耕年轻人市场,推出核心产品勇闯天涯SuperX、雪花匠心等产品线,整体设计偏向时尚,对消费者更具有吸引力。雪花啤酒与京东进行的战略签约,双方在品牌共建、资源共享、大数据优化、智能化供应链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深度合作,京东为其制定年度营销规划,通过概念化内容营销、无界零售,智能化体验等,提升华润雪花品牌形象;对照多样化的客户群体制定不同的产品营销结构规划。
国产啤酒的做法是以低价低利润抢量,以中高端、个性化产品创造利润,结合大数据进行精准的品牌营销,线上线下互补,用旗舰店结合门店资源,完成跨店狂欢。在青岛啤酒的天猫旗舰店中,经典款月销量达3万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