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炎热,酱酒更热。
酱酒为什么会热?会热多久?是品牌进入战略性淬火锻造阶段还是销量战术性感冒发烧?酱酒热的深层原因?如何在酱酒热中把握投资重点?基于以上问题,笔者进行了一个粗略的分析。
1
全民皆喝酱香酒
酱酒热的三个典型特征
我们先看看酱酒热的几个典型特征。
以广州市场(调查日期:6月19日)为例,贵州茅台酒(新飞天,500ml)成交价2400元/瓶,而且还没现货。早在3月份成都100届糖酒会上,茅台镇“几台家族”纷纷推出了1000元及1000元以上价位的产品。恒昌烧坊推出了全国统一零售价超过2000元的产品。茅台镇一些新组合的酒厂也加入其中。
这些信息告诉我们,以后,想喝一瓶好点的酱酒不会少于1000元/瓶无疑。涨价背后的几个因素,一是高粱小麦涨价。二是人工涨价。三是煤改气投入成本高。四是严格按12987工艺生产的的酱酒综合成本增高。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市场需求快速增大直接拉高有着产能制约的酱酒涨价。
第二、找酱酒的人多于卖酱酒的人。
以茅台镇为例,今年春节以来,茅台镇的旅游没有淡季。平均每天近一万人涌入茅台镇,所以,茅台镇的酒店酒楼生意极好,准确地说是,消费贵,生意好。
茅台镇的崎岖山路上,每天爬行着上千辆全国各地车牌的汽车,就像开汽车大会。这里面有企业定制找酒,有经销商找酒,有广告商找酒,还有收藏者找酒。这么人找酒,等于钱到了家门口,倒逼茅台镇酒企多快好省烤酒,出量,所以,供不应求的背景下,涨价是必然的。
第三、全民皆喝酱香酒。
现在的酒桌上,你请客,不上一瓶酱酒觉得很没面子,对不对?上行下效,有钱有势的人喝什么?茅台酒。中产阶级喝什么?茅台镇酱香酒。我们再看,987、习酒、金沙、国台、钓鱼台的市场是谁拉起来的?是中产阶层。2016年以前,如果说茅台酱香系列酒是第一梯队品牌,那么有酱香酒第二梯队品牌吗?没有。现在看,是谁在广东、广西、福建、浙江、江苏市场成为明星?广东的987、习酒,四川、贵州的金沙,湖南、福建的钓鱼台,安徽的国台等,都在上量,市场稳步提升。君丰、怀庄、老掌柜、汉御坊、恒昌、荣和、远明、鹏程等酒业高调亮相。欢呼声中,水涨船高也是必然。
2
酱酒热不是“感冒”
深层原因是什么?
任何事情都有其深层的本质原因,那么,酱酒热的深层原因到底是什么?
1998年,我第一次去茅台镇,破破烂烂的小镇子,赤水河依旧没日没夜地流淌。奇特的就是空气中的香味,不同于任何一个酿酒的地方,这里的香是香中有浓郁的酱味,这种酱味又不同于在霉制黄豆酱油的作坊闻到的,这种酱味很清澈,干净,沁人心扉,让人想醉。特别是早晚,由于空气中含水量大,大气中的压力小,加上赤水河畔空气湿度大,香气被抑制在低层,所以我们能充分呼吸到馥郁的酱香。
当时我就感觉到这里不同凡响。千年传承的古老工艺,古朴的民风,按部就班的工作,简慢的生活,得天独厚且不可复制的环境,蕴藏着神秘、独一无二的品质、传说、文化、巨匠、价值。通过这一点分析,我们就能知道酱香酒这颗经济原子弹不是爆不爆的问题,而是什么时间会引爆。
普遍认为,2002年到2012年,是中国白酒的黄金十年。这十年,茅台酒从一百多一瓶到2380,销售收入高开高走,2000年茅台酒厂的销售大概在10亿元以内,2011年达到116.33亿,翻了十倍。2012年184.02亿,比2011年增长了159%。2013年断崖式下跌,中国酒业集体遭遇寒冬。2014年,茅台酒的成交价收缩到1300左右,2016年春节期间,茅台酒价格出现倒挂,供货价819,销售价800,经销商贴钱售货。
大国品牌,黯然失色。全国白酒业界,哀鸿遍野。2016年11月份,茅台止跌,喊价900,12月份,喊价1100,2017年春节,重回1299价位。2017年上半年继续涨价,成交冲破1300、1400,茅台酒厂发文稳价,要求各地不得超过1299。2017年下半年,应该是中秋节前后,茅台提价,供货价969,统一销售价1499。2018年春节,终端零售价实际冲破了1499,价格从1500、1600稳步上扬。茅台酒厂为了稳住价格,采取了网上平台限时1499抢购、线下直营门店限人/次1499零售,而且还要登记身份证,成为世界上首个购买快消品要出示身份证的产品。2019年春节,茅台酒冲1800,2019年3-4月,破2000。5月份,因为600吨茅台酒销售归属引起轩然大波。6月份,大部分省份报价2300,据传还买不到真货。
2016年,茅台镇酒厂开工率不足40%,酱酒的竞争仍然处在低价低值的水平。2017年,由于茅台酒给大家带来了希望,茅台镇酒厂快速进入“双重”(重品牌、重质量)时期。同年,广东粤强等一批业界大佬联袂国台酒业,使该企业喷薄出夺目的色彩,并高调启动IPO。钓鱼台获得商标授权,来势咄咄逼人。肆拾玖坊埋下舵链的种子。上海海银宣布500亿元进驻茅台镇,要打造第二家“茅台集团”。劲酒继续加大在茅台镇的酱香酒投资,计划2019年前投入20个亿。时年11月份,远在东莞,一群人注册了“广东九八七酒业发展有限公司”,推出了987天系列酱香酒,东莞市场,一时987铺天盖地,炙手可热,599元一瓶的主销产品多次断货。
2017年初贵州茅台的股价不到330元。2017年中秋节,涨幅翻倍。2018年春节后,站到700高位。市值8000亿。2018年中秋节后,破800,市值9000个亿。尽管许多不利好的重磅消息频传,但是基本没有动摇茅台的股价涨幅。2019年上半年来,几次破千,市值最高12000个亿。
一切都似乎高速旋转。究其深层原因不外乎是这几个。
第一、产区约束。严格意义上说,离开茅台镇核心产区的都不能叫茅台镇酱香酒。这句话得罪人,因为从茅台镇开始至四川泸州,赤水河两岸有许多酱香酒厂。但理性地分析,在茅台镇生活过的人都知道,茅台镇的气温环境确实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比如说,飞舞的酒虫,茅台镇有,其他地方我没有看到。比如说,早晚温差大,晚上下雨白天晴,谷地的气温比周边高2-3摄氏度。比如说,严格遵循二十四节气酿酒,如端午制曲、重阳下沙等。记不清楚哪位大师说过,离开茅台镇酿造的酒都不能称之为酱香酒。这句话或许有点过,但事实上,不在茅台镇核心产区酿造的酱香酒卖得显然更吃力。
第二、粮食约束。酿造酱香酒的红缨子高粱的主产区在云贵高原东北部山区,也就是遵义区域内,年产40-50万吨。据传茅台集团跟大部分农户签订了直采的协议,酒厂在遵义市郊的贵州珍酒2010年就开始自己栽种高粱。茅台镇大部分酒厂没有自己的高粱产地,因为本土高粱远远不够。一些规模稍大的酒业集团每年高粱栽种季节就与各村签订合同,这就造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最终导致酱酒市场越火,高粱越涨价。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