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企纷纷布局电商渠道,然而他们在网店的销售量远没有达到企业的期望。肖竹青表示,去年,来自电商的白酒销售量不足整个市场的5%,市场份额非常小。在他看来,网上购物的消费群体基本都是“屌丝”,这部分消费群体的购买力并不强,并不是白酒的目标消费群。那些在高端市场遇阻的企业,如果想通过电商来提高失去的高端酒市场份额,基本上很难,因为很多高端用户一般不会选择在网上购物。因此,白酒企业即使转型电商渠道,也很难走出目前的困境。
记者从京东商城上看到,700~900元区间的酒销售最好的是52度500ml国窖1573臻传,但销量也只有几十单,每瓶单价1000元以上的酒几乎没有订单。
贵州习酒集团董事长张德芹日前表示,互联网不能说完全是一种创新,而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消费者而产生的运作模式。在他看来,白酒是一个非常传统的行业,整个运营、渠道、营销过程是通过几十年的时间积累的,通过一个新趋势就可以完全颠覆传统渠道,这是不实际的。
电商渠道多重问题待解
尽管各大酒企纷纷布局电子商务渠道,但实际面临的问题仍然很多。除了销售量难以达到规模外,产品的价格、供应链配送、管理控制等方面都存在问题。
贵州董酒股份有限公司华北区业务总监刘金尧表示,厂家都在关注电商渠道,从目前来看,电商渠道确实可以节省很多人力物力成本,但实际上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厂家很难控制货源的真假。很多与电商合作的供货商并不是厂家,原本在线下容易控制的环节,到线上却很难控制,一旦出现假货,对企业品牌和消费者都是伤害。
事实上,由于酒水品牌众多、产品线庞杂,加上贴牌、冒牌产品等现实,消费者很难辨别真伪。此前有媒体报道称,通过对比酒仙网天猫旗舰店、酒仙网、京东商城以及洋河天猫旗舰店的价格,各个平台的价格差异也比较大。以梦之蓝M3 52°为例,四个平台上的价格分别为469元、688元、535元和1188元,最大差1.5倍多。
产品良莠不齐,价格混乱,是当今酒类电商网站共同面临的问题。低价杀手是电子商务与传统渠道竞争的惯用手段,这也直接导致了电子商务渠道和传统渠道的冲突,经销商的利益难以保证。
在贵州茅台集团习酒有限责任公司习酒·醇醴品牌运营中心招商经理张海东看来,未来的发展趋势是厂家越来越注重消费者的精细化服务,合理的价格定位、传统渠道与电商渠道多元化的组合将成企业发展的方向,而仅靠电商渠道是很难解决当前白酒行业面临的问题的。
中国经营报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