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昨日召开的山东省食品工业工作会议上获悉,虽然2013年全省规模以上食品企业实现利润911.14亿元,同比增长10.92%,多项指标位居全国首位,但受政策影响和供需波动,白酒、葡萄酒、食用油等产业出现不同程度的产量增速放缓、利润下滑或销售额下降,其中葡萄酒产业尤为明显,部分企业利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幅下滑。
据省经信委发布的《2013年全省食品工业发展情况》(以下简称“《情况》”)显示,2013年全省葡萄酒产业主营收入增速下降了近30个百分点,利润增速下降了近25个百分点,“受国八条影响和进口葡萄酒冲击,烟台葡萄酒业2013年主营业务收入下降15.8%,利润下降19.87%,其中君顶等三大葡萄酒企业的主营收入、利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幅下滑。”
在白酒方面,全省白酒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速回落19个百分点,利润增速回落25个百分点,受公款消费骤减等因素影响,白酒产量虽然同比增长3.83%,但增速回落了23个百分点。不过,在全国白酒业利润整体下滑2%的大环境下,山东省作为白酒六大产区之一,依旧实现了17.62%的增长。对此山东省食品工业协会会长王怀俊表示,我省白酒业之所以受政策波及较小,原因在于本土没有全国知名度高的白酒品牌。除酿酒产业外,食用植物油产业也不太景气。《情况》中分析,2013年各大企业为扩大销售纷纷大幅降价促销,小包装食用油销量呈现高增长,但由于餐饮业用油量大幅减少,导致大包装食用油销量锐减,整体变化是产量有所增加,但销售额、盈利水平下降。此外,波动较大的产品门类还有冷冻水产品和冻畜禽产品,受人民币升值、出口国需求不振等因素影响,上述产品进口量远大于出口量,主营业务增速出现回落。
统计显示,2013年山东省产量占全国比例超20%的食品有原盐、冷冻水产品、鲜肉和冷藏肉、食品添加剂、葡萄酒等5种,多为低附加值产品,且其中3项出现不利波动。而高附加值的方便休闲食品虽然各项数据向好,但占比仍过低,其中乳粉、速冻米面食品、方便面、软饮料、包装饮用水类、果汁和蔬菜汁饮料类、精制茶等产品均不足全国产量的5%。
省经信委副主任王信表示,2011年以来,食品原辅材料价格每年上涨幅度都在10%以上,企业员工工资上涨幅度超过30%,对企业生产成本影响很大,导致我省初级产品竞争力下降。而王怀俊则表示,目前山东食品产业仍以初加工和粗加工产品为主,不少大企业依赖出口市场,而随着形势的变化,食品工业向大众消费的食品市场转型,发展深加工、休闲食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已迫在眉睫。
新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