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图一: 为私人定制铺路
在建设酒庄方面,去年以来对高端酒决绝挺价的泸州老窖颇为热情。去年7月,泸州老窖集团与泸州市纳溪区政府签约,作为前者“一园三基地”之一的纳溪酿酒基地即“中国酒镇·酒庄”进入建设阶段,整个酿酒基地规划占地1.6万亩。目前,该工程还在加速进行。记者另外采访的几家酒企,虽然没有明确说有建设酒庄的预期,但却有相似的动作,茅台就属此类,该公司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其正在茅台镇建设一个体验店,明年就会建成。
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认为,酒庄和目前很多酒企建立的体验店相近,“且酒庄的建设,很重要的一方面原因在于,为各自的私人定制业务做铺垫”。
据了解,在当前的行业深度转型期,为满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酒企颇为追捧私人定制。尤其今年以来,北京商报记者发现,这项定制业务正趋向专业化、标准化。茅台今年初成立了个性化定制营销公司。截至目前,包括汾酒、西凤酒等多家酒企也都有了自己的定制酒公司。“酒庄可以成为消费者的直接体验场所,而且为吸引更多较为高端的定制客户创造了条件。”有业内人士如此解释说。
意图二: 绑定消费者
从酒庄定义上讲,酒庄通常是指葡萄酒酒庄,涉及种植、酿造到灌装的全过程。有分析认为,这一轮白酒企业酒庄建设潮的兴起与年初酒庄联盟的成立有关。据了解,3月25日,中国酒业协会白酒酒庄联盟在四川泸州成立。按照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王延才的介绍,白酒酒庄联盟的成立可推进中国白酒国际化进程,通过进一步整合行业资源,建立完善的白酒酒庄制度。制度的落地自然增加了酒企方面的信心。
谈起做酒庄的意图,青青稞酒日前在投资者关系活动中坦言,做酒庄的目的一是为了让消费者知道该公司生产的产品是在怎样的环境下生产的;二是希望能够通过在美国做葡萄酒(美国的葡萄酒体系相对完善),做好青青稞酒的溯源,说清楚从种植到销售再到售后。
“现在酒行业深陷低迷,各酒企都使出浑身解数抢夺市场,有的推腰部新品,有的大幅降价,以应对高端消费者流失,重获中端消费者。而对于酒企而言,更重要的其实是能圈定消费者,如同青青稞酒向消费者解构产酒过程,在增加认知的同时,也是为赢得更多消费者的认可。”上述行业内人士表示。
意图三: 固守高端
在中国食品商务研究院研究员朱丹蓬看来,白酒企业恋上酒庄,实则是对高端酒的痴情。“酒庄一直是高端、奢侈酒的代名词。酒企在酒庄做酒,是变相地走高端。通过包装的改变,外加酒庄概念的衬托,以期增加瓶酒的附加值。”
然而,酒庄里酝酿的高端梦,能否有消费者买账,多位业内人士对此并不乐观。朱丹蓬认为,依靠酒庄回归暴利的高端时代,可能性不大。数据显示,曾经的白酒业黄金十年,高端酒的消费主要靠政务、商务支撑,消费占比能达到六成以上。“如今的高端白酒业正在从曾经的政府接待,向商务、收藏转变,但后者还是比较窄众的,难再有曾经那样高消费量出现。”
而且,作为舶来品,白酒酒庄建设及国内酒企在酒庄上的发展尚处于初始阶段,标准、发展模式等尚未成熟。有分析认为,依据国外标准,酒庄往往是在重点产区内,拥有原料、酿造、储存体系。而国内的酒庄,常常只是体现酿造与储存,缺少原料环节。白酒的相关原料,尚难形成像葡萄一样的对酒庄园区的覆盖,这在观感上就已大打折扣。
北京商报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