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国庆大假都是办婚宴的高峰期,在离重庆300多公里的成都平原西部,有一种婚宴习俗叫“花夜酒”,一般在正式婚礼的前一天晚上举办。但由于节俭之风的盛行,记者发现曾经风靡的花夜酒渐渐消失了。
成都平原又称川西坝子,这里有一种特别的婚宴习俗——花夜酒。准确地说,在川西坝子上,特别是温江、崇州、大邑、邛崃等地,婚宴应包括两部分,花夜酒和正席宴。“花夜酒”又叫“吃花夜”,即在大婚 日前一天晚上举办,因为在传统习俗中,这天晚上有一个“拴新郎”和“拜家神”仪式,其实是古代男子行加冠礼的演变。办花夜酒当天,新婚男女双方各自在家办酒席,请亲朋好友喝酒、放礼花,热闹非凡。
这本是一种淳朴的传统习俗,但最近十几年来,花夜酒逐渐变味,也给新人的家庭造成不小的负担。30岁的王琳5年前在老家县城的宾馆办了一场婚礼,正式婚宴请了30多桌,当时的物价每桌大约500元,尽管比 大城市的酒店便宜了不少,但是花夜酒每桌400多元,加上酒水,算下来一桌1000多元。花夜酒当晚燃放烟花,又花去3000多元。“其实我根本不想这样办,相当两天办了两次酒宴,又花钱又累。放烟花也很浪费, 但家人老人说,别人都办了你不办,别人都放了烟花你不放,亲戚朋友要说你抠门。”说起当时的情况,王琳觉得很无奈,县城本就是熟人社会,面子观念比较重,她也只好依了家里的长辈。
然而,最近一两年,特别是今年国庆期间,记者发现,在川西坝子,花夜酒渐渐消失了,很多新人已经取消了花夜酒。
90后的李先生和妻子刚刚举行了婚礼,他们就没有办花夜酒,而且婚宴的规模也不大,只有十来桌,主要是宴请亲朋好友。1987年出生的吴军在今天也举办了婚礼,他也没有办花夜酒,这在以前几乎是不可想象 的,那时如果你少请了一顿,要被亲戚朋友的口水淹死。“现在风气变了,大家都知道厉行节约,再说你不请花夜酒我也不请,亲戚朋友也就不说闲话了。”李先生的母亲这样说。而且随着物价的上涨,县城的婚 宴价格也涨到了八九百一桌,不办花夜酒,也给新人家庭大大减小了压力。
节俭之风,从公共领域吹进了个人生活。在川西坝子流行了至少上百年的花夜酒就这样渐渐消失了,虽然少了一点热闹,但是新人的经济负担减轻了,婚礼也回归了淳朴温馨的本质。其实,办不办花夜酒并不重 要,婚礼有多隆重也不重要,新人们将来幸福平安地携手一辈子,才是亲戚朋友们最大的心愿。
重庆晨网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