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年关将近,酒类开始进入销售旺季,消费者面对标注着“5年”、“10年”等字样的各品牌年份酒,实在搞不清所装的酒是否真的经历过数年乃至十数年的岁月沉淀?
“有的年份酒甚至只加入了一滴或者几滴陈酒,也被厂家整瓶当做年份酒出售,这在行业内早就不是秘密了。”有业内人士曾公开表示,市场上一些所谓“10年陈酿”、“20年陈酿”,并不是整瓶酒存放了10年或20年,而是在基酒中添加一定比例的10年、20年陈酒,至于陈酒添加多少才合适,全凭勾兑师的经验。
酒龄检测方法难统一不过,有业内人士表示,年份酒没有统一标准,不代表年份酒就都是假的。实际上,在年份酒问题上,不管是行业管理部门,还是正规生产的大中型企业,都很渴望行业能有个统一的标准,标准迟迟难推出卡在了检测方法上。
酒类技术人员表示,年份酒检测起来很难,因为不同年份的成品酒的理化指标、香味物质成分基本接近,不同香型白酒的主要成分均为己酸乙酯、乙酸乙酯和乳酸乙酯三大类,每种香型的白酒,至今均有一半的香味物质成分无法定性,成分未知。即使同一种香型之间的不同品牌白酒,也会有口感、风味的不同,这是那一半至今无法定性的香味物质成分在起关键作用。
据了解,在2007年,某大酒企即发明了年份酒甄别技术——“挥发系数鉴别法”,这项耗时8年才推出的鉴别方法,基本依据是陈年储存的白酒中,酒精含量每年的挥发数量,如果确定了不同年份的挥发系数,就可以倒推出白酒的真实年份。不过,这种鉴别方法至今仍没有推广到整个白酒行业,原因是白酒千差万别。
中酒协副秘书长兼白酒分会秘书长宋书玉则指出,现在不是用哪种检测方法最好,如何保证标样的权威性,以及方法运用到不同类型的白酒有没有误差,才是最大的问题。“如何鉴定白酒的年份及其中的不同年份酒的比例,国内已有三种成型的检测方法,包括荧光光谱法、挥发系数法和碳十四同位素鉴定法。但由于白酒工艺、原料、酿造环境和储存条件的不同,检测方法很难统一。”宋书玉说。
瓶贮年份酒规范将出台
从日前举办的第二届中国白酒科学技术大会上传来消息,备受关注的“瓶贮年份酒行业标准”即将出台。白酒行业将出新规打击违规添加及冒充年份酒现象。
“去年行业内已经进行了公开讨论,国家也正在规范行业,关于瓶贮年份酒的行业规范即将出台”,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负责人透露,在国家项目的支持下,目前检测中心已经有了相对完善的检测年份酒和非法添加香味物质的系列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也正在变成即将出台的行业规范的依据,今后无论是假冒酒,还是原浆酒、年份酒,或是酒精的来源、是否添加非法添加物,通过这一系列检测方法都能够扫描识别。
“其实检测只是手段,最重要的还是企业的诚信问题”,上述负责人表示,企业抱着侥幸心理其实总是会露马脚的,因为任何假冒伪劣都是可防可控的。
消费日报网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