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计委官网近日发函,公开征求拟批准金箔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意见,但未说明为何在白酒中添加金箔以及添加金箔的好处。目前市场上白酒添加金箔后价格高涨。对此,专家称人体必要元素不包括金。在现有管理制度下,食品中使用金箔是违规的。 在反腐倡廉、厉行节约、公务商务宴请大幅降温的当下,“拟批准金箔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斜刺里杀出,让公众大惑不解。原卫生部相关部门曾于2011年下发过“关于对‘金箔酒’进行卫生监督有关问题请示的批复函”,其中明确表示,金箔既不是酒类食品的生产原料,也不能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目前已确定人体必要的元素有20多种,但肯定不包括金。新型食品添加剂能否获得审批,应该看其是否具备技术的必要性。而行业人士认为,作为纯粮固态发酵白酒,添加金箔没有任何意义和技术必要性。况且我国还有长期流传的吞金自杀的故事情节,会引起公众的强烈不安。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和《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还明确规定,食品添加剂生产和使用者必须严格把握、正确理解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深入了解被允许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特性,结合自身产品的工艺需要,绝不使用不具有技术上必要性的食品添加剂。而卫计委拟批准金箔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没有申请方的目的、理由和依据,也无添加金箔的好处,如此云山雾罩,既不符合食品添加剂的法律规定,也漠视了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还是市场上大卖的金箔酒道出些许玄机:一些原本仅几十元钱的地方品牌酒类,加了金箔便摇身一变,价格翻上几倍,加之金光闪闪的高档礼盒,和销售人员“振精神”、“坚骨髓”、“排毒”等虚假宣传,金箔酒成为商家浮华包装后的敛财新招,也成为一些人满足虚荣的又一招牌。
食品添加剂是一门科学,其安全使用性非常重要,使用得当,会推动现代食品工业的快速发展,反之,滥用则将危害公共安全。如果说金箔酒是商业机构的逐利行为和借金炒作,其醉翁之意不在酒,但卫计委作为食品安全的把关部门,没有经过多方探讨,科学验证,程序、原理俱不透明,就贸然推出“拟批准金箔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着实是在金箔酒的熏染之下,拿出的一个醉醺醺的主意,内中隐秘的原由与诡异的过程,都需要一个清清楚楚的“醒酒程序”。
燕赵晚报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