桶装散酒换了“新装”后变成品牌白酒高价出售,豆制品作坊里竟然出现化工产品使用的硫酸亚铁,无任何证照、环境恶劣的黑窝点偷偷加工鸭血运往菜市场……
近期,在安徽省食安办、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等督导下,包括合肥、阜阳等9个市县的农村食品市场掀起了一场“四打击四规范”风暴,一批非法加工、销售食品、白酒等的黑窝点被打掉。11月11日,安徽省食药监局对外通报黑窝点查处情况。
散装酒摇身一变称品牌白酒
淮北市工商局执法人员联合公安部门经过多日连续蹲守,在濉溪县临涣镇一举端掉了隐藏在一浴池后的大型灌装假冒侵权五年、六年口子酒窝点,现场查扣大量侵权白酒、包装物及灌装工具。
其中,现场查获当事人已灌装待售的侵权五年、六年口子窖474瓶,口子窖酒外包装箱1600只、酒瓶共计3008只、包装纸盒5832只、包装盒底盖11600个、瓶盖9500个、瓶口木塞8300个、封装压盖机3台、铆钉机1台,桶装散酒60斤。
经进一步调查核实,当事人已售出侵权五年口子窖酒6000瓶,累计涉案金额为71万余元,达到刑事追诉标准,该局按法定程序将该案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并及时将案件移交相关信息抄报淮北市人民检察院。
黑窝点加工鸭血运往菜市
9月初,凤阳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检查中时发现某餐饮服务单位使用的鸭血存在质量问题,引起该局执法人员高度重视,立即展开严密摸排,锁定了一家向零售经营户销售“问题鸭血”的送货商。
该局执法人员经多方走访调查、严密布控、连夜守候,于9月11日上午5时,在鼓楼菜市查扣该送货商“问题鸭血”送货车一辆,该车上载有问题鸭血7桶。执法人员现场对送货车主进行了突击调查询问,顺藤摸瓜,一举捣毁了他们位于门台某村内用于制作“问题鸭血”的加工窝点。执法人员依法对窝点内用于生产加工的设施设备进行了查封扣押。
经现场检查发现,该窝点无任何证照,环境很差,设备简陋,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隐患。现场查获用于生产的锅炉1台、台秤1台、血浆400斤、成品500余斤。执法人员当即对现场设备、成品和半成品鸭血进行了查扣,并对部分样品予以送检。现已对当事人立案调查。
豆制品作坊内现违禁化学物
10月15日上午,来安县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该市食安办带领下,对位于来安县大英镇东柳村五四组2号的闾某某豆制品小作坊加工点和大英镇童郢村平浪组12号的徐某某豆制品小作坊加工点检查时,发现闾某某制作豆制品小作坊的一间房间内堆放了有化工产品使用的硫酸亚铁2袋,每袋为21.1kg。另有2袋在袋包装上明显位置标注有严禁饲料和食品添加使用的“海蕾”卤片2袋,每袋50kg。
发现徐某某制作豆制品小作坊的一间房间内堆放有化工产品使用的硫酸亚铁1.5袋,每袋为21.1kg;2、另有3袋在袋包装上明显位置标注有中盐精制工业盐,每袋50kg,其中有2袋未拆封,另1袋约剩余0.5kg。 经初步调查取证,上述当事人涉嫌在豆制品加工过程中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
已查扣劣质食品逾千公斤
据了解,截止至目前,“四打击四规范”行动中,全省共检查食品生产单位22731户次。其中检查食品经营户97943户次,取缔无照经营户171户,吊销食品流通许可证2户,吊销营业执照4户,捣毁制售假冒伪劣食品窝点18个。行动中查扣侵权仿冒食品1747公斤,查扣劣质食品1783公斤,查处食品违法案件共1638件。
此外,为了解各地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10月27日~31日,安徽省食品药品监管局综合处、等相关处室抽调精兵强组成3个督查组, 9个市县的农村食品市场“四打击四规范”专项整治行动进行了督查,从督查的整体情况来看基本达到了整治目的。
安徽食品药监局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